中国古典文学英雄人物读后感.doc
中国古典文学英雄人物读后感
TOC\o1-2\h\u18681第一章走进中国古典文学英雄世界 1
30852第二章解析经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1
4025第三章英雄形象的独特魅力 2
12426第四章我的英雄观:敬仰与思考 2
21240第五章英雄壮举:原文中的见证 2
29823第六章英雄形象的时代意义 3
28452第七章英雄情怀的现代启示 3
13435第八章古典英雄,永恒的精神灯塔 3
第一章走进中国古典文学英雄世界
中国古典文学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里面珍藏着无数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从《西游记》到《封神演义》,这些作品构建起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英雄世界。就拿《三国演义》来说吧,翻开这本书,仿佛就走进了一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在那个时代,诸侯争霸,各方势力相互角逐。我们看到刘备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虽然历经磨难,四处奔波,但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他从一个织席贩履之徒逐步发展自己的势力,桃园结义后与关羽、张飞一起打天下,这种兄弟情义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让人钦佩。而曹操,虽然被视为“奸雄”,但他的雄才大略不可忽视,“挟天子以令诸侯”显示出他高超的政治手段,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更是体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权谋、智慧、勇气和忠诚的较量,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摸索。
第二章解析经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在众多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各有千秋。仍以《三国演义》为例,诸葛亮无疑是智慧的化身。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这是何等的远见卓识。他在赤壁之战中巧借东风,“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凭借对天文气象的了解,成功地完成了这一神来之笔。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为了蜀汉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水浒传》里,鲁智深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英雄形象。他性格豪爽,行侠仗义。当他看到金翠莲父女被镇关西欺负时,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这一段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鲁智深的勇猛和疾恶如仇。他不像其他一些英雄那么多心眼,而是直来直去,这种质朴的性格让他的英雄形象更加立体。
第三章英雄形象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英雄形象有着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首先体现在他们的人格魅力上。像岳飞,在《说岳全传》中,他精忠报国的精神令人敬仰。面对金兵的入侵,他毫不退缩,“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率领岳家军与金兵作战。他的忠诚不仅仅是对君主的忠诚,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他的这种爱国情怀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且英雄们往往有着非凡的勇气。在《杨家将》的故事里,杨家的儿郎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毫不畏惧。杨七郎单枪匹马冲入敌阵,那种视死如归的勇气震撼人心。他们的英雄形象不仅仅是武力的强大,更是精神的强大,这种独特的魅力经久不衰。
第四章我的英雄观:敬仰与思考
我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英雄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这些英雄人物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做出了许多令人钦佩的壮举。但同时我也会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义有时候是否也成为了他的一种负担呢?当他拒绝夺取荆州的时候,从道德上来说他是高尚的,但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是一种失误。再看项羽,在《史记》中的他,是一个力能扛鼎的英雄,有着“彼可取而代也”的豪气。然而他的刚愎自用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他不肯过江东,虽说是一种英雄气概的体现,但如果他能放下身段,重新积蓄力量,是不是又会有不同的结局呢?我觉得英雄也是人,他们既有光辉的一面,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敬仰他们的同时也应该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五章英雄壮举:原文中的见证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英雄们的壮举往往被描写得栩栩如生。在《三国演义》里,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曹军阵中,他怀抱幼主刘禅,在敌军中七进七出,“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这一段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赵云的英勇无敌,他为了保护主公的儿子,不顾自身安危,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下杀出一条血路。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他自封齐天大圣,对天庭的权威发起挑战,“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他凭借自己的神通广大,搅得天庭天翻地覆。这种反抗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从原文中的这些描写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英雄们的壮举所带来的震撼。
第六章英雄形象的时代意义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英雄形象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在古代,这些英雄形象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例如在《水浒传》创作的那个时代,社会黑暗,民不聊生。梁山好汉们的反抗精神给广大受压迫的人民带来了希望。他们劫富济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