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杆塔结构设计基础剖析.doc

发布:2017-05-04约4.47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章杆塔结构设计基础 第一节 杆塔结构型式及外形尺寸 一、杆塔的型式及分类 架空线路使用的杆塔按使用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电杆和铁塔;按受力特点和用途分为直线杆塔、耐张杆塔、转角杆塔和终端杆塔。直线杆用于线路的直线段上,线路正常运行时有垂直荷载及水平荷载,能支持断线或其它顺线路方向的张力。在顺线路方向的张力作用下,直线杆塔的悬垂绝缘子允许偏斜,杆塔也允许有一定的挠度。耐张杆塔除承受垂直荷载及水平荷载之外,还能承受更大的顺线路方向的张力,如支持断线时的张力或施工紧线时的张力。耐张杆塔使用耐张绝缘子串,在断线时能耐受断线张力,限制断线事故范围,起隔离事故的作用。直线杆塔和耐张杆塔,一般均用于线路的直线段上,不兼转角。但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兼转角时,其转角度数对直线杆塔不应超过3°,耐张杆塔不应超过5°,否则应按转角杆塔设计。 转角杆塔用于线路转角处,其受力特点与耐张杆塔相同,但其水平荷载包括角度合力,所以水平荷载值较大。 终端杆塔用于线路首末端,可以是耐张型或转角型的,受力特点与耐张或转角杆塔相同,但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需承受单侧顺线路张力。 图8-1 35kV等径拉线单杆 图8-2 110kV等径拉线单杆 图8-3 35kV拔梢单杆 图8-4 110kV拔梢单杆 8-5 110kV A型直线杆 图8-6 110kV 门型直线杆 1.常用直线杆的杆型。35~110kV线路,广泛使用带拉线的和不带拉线的上字型钢筋混凝土单杆,有的地区还采用A型钢筋混凝土电杆。 带拉线的直线杆,一般采用300mm等径钢筋混凝土杆段,杆的基础采用浅埋式,杆型如图-1、图-2所示。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南方地区使用时,可在上横担反侧加装对称的耦合地线横担和吊杆,如图-2虚线所示,以便悬挂耦合地线,提高电杆的耐雷水平。 不打拉线的直线单杆,常用梢径 190 ~φ230mm的拔梢钢筋混凝土电杆,杆型如图-3、图-4所示。由于不带拉线,电杆的基础采用深埋式,抗风能力和杆高的利用比拉线单杆差,故使用档距较小。 除上字型单杆外,当导线截面较大或档距较大时,可采用A型或门型双杆直线杆,如图-5、图-6所示。 线路常常需要通过山区、跨越铁路、电力线、公路等,往往需要具有更大的使用档距和更高高度的直线杆。因此,除了一般高度的直线杆外,还需要加高直线杆。如35kV线路,除了采用15m单杆外,还需要18m及以上的单杆和门型杆。 2.常用耐张杆的杆型。架空线路的杆塔除了大部分直线杆塔外,还需要有耐张、转角、终端等耐张型杆塔。 35~110kV线路的耐张型杆塔,在平地和丘陵地区一般采用门型钢筋混凝土电杆,如图-7、图-8所示。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用的杆型大致相似,只是根开与杆高不同。这类杆型一般采用300mm等径杆段和平面横担。 35~110kV线路的转角杆与耐张杆相似,只是拉线的方向因转角不同而不同,如图-9、图-10所示。 二、杆塔外形尺寸的确定 1.确定杆塔外形尺寸的基本要求。杆塔外形尺寸的确定,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确定杆塔高度时,应满足导线对地面及交叉跨越物的距离要求。 (2)导线与塔身的距离应满足过电压及正常运行电压的间隙要求,并满足带电作业的间隙要求。 图8-10 110kV转角杆 图8-11 杆塔的呼称高 (3)导线间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应满足档距中央接近程度所需的距离。 (4)地线的布置应满足导线防雷保护的要求。 2. 杆塔呼称高的确定。杆塔的最下层导线绝缘子串悬挂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H,称为杆塔的呼称高,如图-11所示。平地杆塔的呼称高H按下式计算 H=λ+max +h+h (-1) 式中 H—杆塔的呼称高度,m; λ—悬垂绝缘子串的长度,m; max—导线的最大弧垂,m; h—导线最大弧垂时至地面的最小距离,m; h—考虑测量和安装误差的裕度,一般档距取0.5~0.7m。 由式(-1)可知,对一定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其、h及为定值。显然,随着设计档距的增加,导线弧垂增大,所用杆塔的呼称高也随之加大,但杆塔总数量将减少;反之,设计档距减小,导线弧垂减小,所用杆塔的呼称高也随之减小,但杆塔总数量将增多。因此,对某电压等级的线路,必然存在一个经济的呼称高和相应的档距,使线路总投资最低。此呼称高称为经济呼称高。各电压等级线路的杆塔经济呼称高见表-1。表-1架空线路杆塔的经济呼称高(m)线路电压(kV)钢筋混凝土电杆10~12 13 21 铁塔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