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车门部件结构设计..doc

发布:2017-01-26约4.7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车门部件结构设计 §8-1 概 述 车门是汽车车身的主要部件之一,它不仅为司乘人员上下车提供方便的条件,而且与整车动力性(空气动力性)、舒适性(风流噪声、密封等)和使用性能(开启方便灵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对整车造型起着协调作用,并直接影响车身外形的美观。 一、车门的结构型式——分类 现代汽车的车门结构型式很多,一般可按下述几种方式进行分类: 1.按运动形式,分为: ①旋转式 ②平移式——拉门、外摆式车门(外移门)等。 2.按结构,分为: ·无骨架式——车门由内外两部分冲压钣件组焊而成,大部分司机门、 折叠门均采用此结构; ·有骨架式——车门内外蒙皮焊接在骨架上——外摆式乘客门。 3.按门叶的数目,分为: ·单叶式(单扇门)——如司机门、安全门、单叶乘客门等; ·双叶式——乘客门 ·四叶式——四叶式折叠门(两叶一组),主要用于城市客车。 各类车型的驾驶员用门,货车及轿车车门多为旋转式,开门方向可以向前(顺开),或往后(逆开)。顺开门在行车时较为安全。 平移门(外移门)主要用于客车的乘客门。 4.按有无运动轨道,分为: 有轨式、无轨式 二、对车门设计的要求 1.具有必要的开度,并能使车门停在最大开度上,以保证上、下车方 便; 2.安全可靠。关闭时能锁住,行车或撞车时不会自动打开; 3.开关方便,操纵方便——升降玻璃,锁止等,或在低气压下(≤0.3MPa) 也能开启灵活; 4.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涉及密封胶条特性、设计精度、间隙大小、配 合精度等; 5.具有足够的刚度,不易变形下沉,行车时不振响; 6.制造工艺好,易于冲压成形,便于安装附件和维护调整; 7.外形上与整车协调; 8.操纵机构必须易于接近,便于调整保养。 §8-2 气动双扇折叠门设计 主要用于中、大型客车的乘客门。 一、特点: ①乘客门由两叶门扇组成,相互用铰链联接; ②由气动门泵驱动,实现关、闭; ③适用于远距离操纵。——大量中低档客车使用。 优:·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 ·操纵方便——只需驾驶员控制气源开关; ·开启、关闭可靠; 缺:·密封性较差——上、下门缝和门轴处密封困难; ·门开启、关闭将占用一定的踏步空间——使踏步台阶削去一块; ·难以与车身外形协调; ·门开启、关闭过程中噪声较大。 由于上述缺点,限制了这种门在中、高档客车上的使用,但因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目前在中、低档大客车——长途、团体、城市客车上得到了广泛采用。 二、车门的自锁与摩擦角 1.导向机构设计 ①滑块导向 滑块导向的折叠门简图如图所示,取滑块为分析对象: 折叠门结构简图 滑块受力图 驱动作用力: Q=Q′ ——驱动力 摩擦力: F=Q·sinθ= Q′·sinθ 当驱动力Q足够大且保持不变时,F随偏角θ↑而逐渐↑,F→Fmax的偏角θ在力学上称为摩擦角,用φm表示。 只要:θ≤φm,则无论F怎样大,滑块都保持静止状态→自锁现象。 当θ再增大,滑块将沿导轨运动。 摩擦角φm的大小与滑块及导轨材料和表面状况——粗糙度、温度、湿度等有关。常用材料的摩擦角见表: 常用材料的摩擦角 材料名称 无润滑剂 有润滑剂 静摩擦系数 摩擦角φm 静摩擦系数f 摩擦角φm 钢—钢 0.15 8°32′ 0.1~0.12 5°43′~6°51′ 钢—铸铁 0.30 16°42′ 钢—青铜 0.15 8°32′ 0.1~0.15 5°43′~8°32′ ②滚轮导向 将图中的滑块换成滚轮,以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少摩擦阻力。受力分析如图。 滚轮在驱动力Q作用下临界滚动时: θ=φm ——偏角=摩擦角 θ′sinθ·R=θ′cosθ·δ 联解上两式得: φm=arctg 式中:R——滚轮半径; δ——滚动阻力系数,对钢质导轮和 钢轨:δ=0.5。 则摩擦角: φm=arc tg 一般,随R↑→φm↓。见下表: 滚动摩擦角(钢轮——钢轨) 滚轮半径R mm 4 5 6 8 10 15 20 摩擦角φm 7°08′ 5°43′ 4°46′ 3°35′ 2°52′ 1°55′ 1°26′ 折叠门不发生自锁的条件:(不被卡死) θφm —— 偏角θ摩擦角φm 可见,只要所选的偏角符合上述条件,即可保证折叠门不发生自锁。因此,θ角的选定是折叠门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 折叠门的死域S: S的最小值Smin与摩擦角φm的关系为: Smin=2Lsinφm 式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