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区域集聚和结构性差异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的区域集聚与结构性差异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分析
作者 陈琦* 田岗**
摘要 我国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 政策导向等因素表现出明
显的区域经济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程度 差异 表现出区域内的趋同 区域间
的差距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通过构建金融发展指数 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程度的
矩阵分类 对比统计上的聚类分析结果 考证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差异的集聚
现象 同时 本文还对我国京津沪粤四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差异结合金融发展程度的内部结构
进行剖析 并强调了内部金融发育不足的情况下 应重视和引导外商直接投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区域集聚 新经济地理学
一 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实行的是优先发展东南沿海的政策导向型发展战略 在 六五
和 七五 计划中就确立了首先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方针 并在对外开放过
程中逐步形成了重点开放沿海地区 渐次向内地开放的多层次 梯次推进的对外
开放格局 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 沿海地区的投资比重迅速上升(林毅夫等
2002)东南沿海的珠三角 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也受到优惠政策的影响 金
煜等 2004Demurger2001我国出现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较大差异和区域
经济集聚现象
注意到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区域集聚现象 我们考虑了金融发展在地
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尽管目前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机制上还存在
一定争议 但现有的实证结果都支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Bagehot1873Shumpeter1912Gurley和 Shaw
1955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King和Levine1993Neusser
和Kugler1998以及Levine, Loayza和Beck2000等 经济发展到一定
1
阶段后 经济增长会引致金融发展 Joan Robinson1952和Robert Lucas
感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范小云副教授 刘澜飚副教授 金融系博士研究生牛凯龙 齐俊妍 李泽
广等 当然 文责自负
* 陈琦 1983 男 湖北枣阳市人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2004 级硕士研究生 电子邮件
chuixueqi@
** 田岗 1981 男 辽宁沈阳人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2003 级硕士研究生 电子邮件
gangtian.nankai@
1实际上Joan Robinson (1952)和Robert Lucas (1988)认为金融因素并不重要 认为金融是实体金融的附属
金融只是实体经济的发展的反映
1
1988Gurley和 Shaw1967 而Partick (1966)提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
长关系的供给引导与需求跟进假说 则是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双向因果关
2
系的具体阐述 Demetriades andHussein (1996)以及Jung (1986)的实证检验
也支持了这种双向因果关系
现有的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多是使用跨国数据 而对我
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多是基于横截面和面板数据的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和因果检验 通常由于数据和相关指标的选取问题 这种定量研究的结
论存在较大局限性 结论缺乏说服力 基于这样的研究现状 我们尝试从目前对
经济集聚最具解释力的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经
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
Krugman1991提出新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后 以
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对经济集聚有了新的解释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不能解释在
两地基本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集聚却在其中一地发生的情况 新经济地理学通过
引入规模报酬递增 在初始的经济地理 历史 文化以及政策因素的影响下 集
聚会在某一地形成 如果没有其他的扰动 集聚存在路径依赖并达到在规模经济
要素流动等 聚集力 和运输成本 土地租金成本等 离心力 作用下的均衡
Krugman1998
新经济地理学重点研究了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