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pdf

发布:2024-12-16约1.78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新质生产力研究】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贺灿飞盛涵天李志斌

[摘要]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区域重大战略为载体、以

区域产业发展为支撑的内涵特征,是我国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关键抓手。新质生产力是科

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体现新时代特征与新发展理念内涵的生产力,在实践层面给区域高质

量发展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以加快形成新质生

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主要包括产业主体培育、产业体系建设以及产业结构升

级三方面。我国应进一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产业复合化治理,推动路径突破与路

径依赖双向发展,从产业主体、产业支撑体系、产业结构等维度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

进而更好地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演化经济地理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作者简介]贺灿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盛涵天,北京大学城

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志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4)05-0040-07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实践层面为塑造新

一、引言

发展动能、培育新产业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明了方向。从空间尺度看,新质生产力发展无疑

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

〔1〕

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区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要求我国不同区域充分发

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以“一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盘棋”思维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

〔3〕

念引领改革,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性。新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培育、重大生产力

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布局、区域高质量发展等议题是经济地理学尤其

〔2〕

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制度。新质生产力是演化经济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演化经济地

在理论层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推动理学在主流经济地理学基础上引入广义达尔文主

40

义、路径依赖和复杂系统理论,从内生视角讨论异较大,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国

新旧生产力更替,并系统建构了区域产业发展路家整体层面的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所谓因

径理论,认为区域产业发展是在关联法则作用下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其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

〔4〕

产业关联决定路径依赖的过程。演化经济地理第一,根据时间、空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新质生产

学理论揭示了区域产业演化的底层逻辑,深刻影力。在时间维度上,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

响着区域重大生产力的培育与区域重大创新,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