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2电阻-欧姆定律.doc

发布:2018-10-30约8.3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荣誉 责任 诚信 模块学习·快乐高效       徐老师·教师版·Page PAGE1 of NUMPAGES6 浦济教育1对1个性化教学讲义 学员姓名 学员年级 初三 授课日期 2015/ / 学科教师 徐真飞 授课次数 第 次 授课时间 - 课题 电阻 欧姆定律 课 型 巩固双基、预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识电阻,知道电阻的作用。 2、掌握欧姆定律 3、根据欧姆定律,解简单的电学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电阻的认识及滑动变阻器的应用 2、欧姆定律的应用 3、在具体解题的应用 教具准备 白板笔,草稿纸 教学过程 环节一 了解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初步沟通 子目标 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更能准备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更好的教学。 教学内容 1 作业批改 2 错题讲解 3 整体点评,主要以肯定表扬等正面评价为主。 环节二 知识点的讲解及例题分析 教学内容 知识精解 一、电阻?????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电阻用符号R表示。 2.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00千欧;1千欧=1000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大小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二、滑动变阻器: (1)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元件两端的电压。 (3)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该变阻器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4)正确使用:①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②接线要一上一下;③通电前应把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地方。 三、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I=U/R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经典例题 例1.下面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某导体两端加的电压越大,这个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导体中不通电流时,不可能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此时导体没有电阻 无论导体中是否有电流,它总是存在电阻的 以上都有道理 巩固练习1. 关于某个导体电阻大小的正确说法是( )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2倍,则导体电阻也增加两倍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少1/2,则导体的电阻增加两倍 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减少1/2,则导体的电阻增加两倍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的变化无关 例2.有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时,通过的电流为0.5安,则它的电阻为 欧;当它两端的电压为8伏时,导体的电阻为 欧,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欧。 巩固练习2. 有一小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0.5安的电流,灯泡的电阻是6欧,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伏;假设在小灯泡两端接入电压为9伏,该小灯泡通过的实际电流是 安,此时通过的电流是正常工作时通过小灯泡电流的 倍,由于此电流与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相差太大,所以在短时间内会将小灯泡烧坏。 例3.一根电阻线的电阻为10Ω,用拉丝机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其均匀的拉长到原来的2倍,则导体的电阻 变为 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