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脚气防治漫谈PPT.ppt

发布:2018-01-31约2.6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脚气防治漫谈 【概述】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病因学】 本病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诊断】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四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和混合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4.混合型:是前几种脚气的综合。 【脚气与脚气病的区别】 1.脚气是“脚癣”的俗称,医学上称为“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真菌病,多寄生在足趾部及趾间,也可延至足背和踝部皮肤的角质层中引起皮肤反应。表现为两趾间的皮肤的浸软、脱皮并伴有裂隙,以4~5趾间和3~4趾间最多见,有难闻的臭味,剥去腐烂的皮肤,下面是红色湿烂面。患者多伴有足部多汗,常感瘙痒难忍,故经常搔抓,常可引起细菌感染,继而红肿、化脓,不易治愈。 2.脚气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病,患脚气病后神经系统受累最甚,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最为常见,表现为下肢感觉迟钝,触觉、痛觉减退,肌肉酸痛,肌力下降甚至行走困难,也可侵及循环系统,表现为心慌、气促、继而心动过速、下肢水肿,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右心衰竭,也可突然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脚气治疗的误区】 1.拒绝用药物治疗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脚气是身体其他疾病的出口,而一旦治好了脚气,就会得别的大病,所以他们任其发展,瘙痒时就用手抓或热水烫,求得一时舒适。皮肤受到这些刺激后瘙痒更加剧,形成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的恶性循环,直到抓破方可止痒。这样手上及指甲里的细菌、污垢自然而然落到病灶区内,引起手癣、甲癣、股癣的发生。而足部皮肤的破溃,局部闷热的环境,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严重者还可引起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小腿丹毒等并发症,表现为小腿红肿、伴有高烧等情况。所以,一旦发现脚气,就要及早治疗。在夏季皮肤病门诊中,像这样由于不重视脚气的治疗,引起身体其他地方感染的患者占了1/3以上。 2.不重视预防 专家提醒,在春夏季节,引起脚气的真菌又极易在温湿的环境生存,如果人们整天穿着不透气的鞋子,不勤换袜子,加上脚汗较多,脚气就会泛滥成灾,互相传染。还有,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洗脚盆、拖鞋等,也会引起交叉感染。从脚气传染来看,预防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患了脚气以后,应从思想上重视,要配合医生坚持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穿别人的拖鞋和袜子,做到洗脚盆和拖鞋、擦脚布一人专用。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线袜,不宜穿纯羊毛或尼龙袜,也不宜穿胶鞋,做到每天洗袜子并保持脚部干燥。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尽量减少在过湿过热的环境中工作。如已患有足癣,应立即治疗,可外用盐酸特比萘芬软膏如“兰美抒”治疗。避免用同一把剪刀和指甲钳剪病甲。浴池、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应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3.乱用药 有些激素药物的宣传比较片面,只说“止痒效果好、止痒立竿见影”等,有些不知就里的患者为了尽快解除瘙痒难忍的痛苦,就到药店里点名购买激素类药物,殊不知激素类药物根本不能消除真菌,相反,激素会使皮肤免疫力降低,导致致病真菌大量繁殖,造成脚气的扩散和加重。另外,还有人将阿司匹林压碎撒在糜烂的足趾间,结果形成一个溃疡,长期疼痛不愈。所以,应该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脚气,从根本上解除瘙痒等皮肤症状。 4.冬季不会患脚气 脚气多发于高温高湿的夏季。但是有的患者冬季也会患脚气,有时往往比夏季还要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冬季虽然由于外界寒冷真菌不易滋长,但是如果脚部保暖比较好,真菌依然可以在您的鞋子、袜子里面找到“庇护所”。冬季穿棉鞋,透气性较差,脚汗不易挥发,这样就为真菌孳生创造了条件,往往脚气会比夏天还要严重。要预防和治疗冬季脚气,鞋子、袜子、鞋垫要经常清洗、晾晒,尽量保持干燥清洁。阳光不足的时候可以用炉火和暖气烤鞋垫、袜子。如果已经患有脚气的患者,冬季应坚持外敷治疗脚气的药物。 【推荐用药方法】 外用抗真菌药加口服杀真菌药的1+1疗法:传统的外用药疗程长,患者难以坚持,而且多以止痒抑菌为主,容易复发。外用抗真菌药加口服杀真菌药的1+1疗法,是目前应对脚气高复发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案。由于这一疗法加用了可以真正杀灭真菌的杀真菌药,因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