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化系统影像学A.ppt

发布:2017-12-29约1.7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化系统影像学 第一节 检查方法 一 普通检查 1. 腹部透视 2. 腹部平片 常用于急腹症和腹部外伤患者的检查, 特别是对消化道穿孔和肠 梗阻的诊断很有帮助. 卧位 立位 二 钡剂造影检查 (一) 口服法A (二) 灌肠法B A: 1. 食道钡餐造影检查 2. 胃肠钡餐造影检查 (1)上消化道: 从食管到十二指肠 (2)全消化道: 从食管到盲升结肠 B: 1. 小肠钡剂灌肠检查 2. 结肠钡剂灌肠检查 三 血管造影检查 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主要用于小肠良恶性肿瘤 , 血管畸形等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者.依椐造影剂外渗, 确定出血部位;还可作控制出血的介入治疗.依据血管造影所显示的肿瘤新生血管和静脉早显作出诊断. 采用Selding法穿刺股动脉插管,作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肠系膜动脉造影. 四 CT检查 常规作空腹准备,检查前口服对 比剂(1%~3%泛影葡胺)500~1000ml或 清水800~1000ml,使胃、十二指肠充分扩张。取仰卧位连续扫描。 小肠检查前30~60分钟,口服阳性 对比剂800~1000ml,充分填充肠腔。 主要用于胃肠道肿瘤定位、定性及术前的肿瘤分期。 食管充盈像: 轮廓光滑,管壁柔软;收舒缩自如. 食管黏膜像: 黏膜皱襞呈2~5条纵行的细条状透亮影. 食管双重像: 清晰显示光滑的食管轮廓线。 二 胃 胃分成胃底 ,胃体 , 胃窦三部分及小弯侧 , 大弯侧 ; 幽门管与十二指肠球相连. 胃形态分为四种类型: 牛角型, 钩型, 瀑布型,无力型. 胃轮廓 : 胃小弯和胃窦大弯侧光滑整齐,胃底及胃体大弯侧呈锯齿状,粘膜皱壁所致 . 胃粘膜 : 胃底较粗而弯曲,胃体小弯纵向平行整齐,向大弯侧略变粗;胃窦与小弯平行或斜行. 胃小区 : 系指微皱壁,是由胃小沟勾划出类圆形的隆起, 呈网眼状;直径2~3mm,胃小钩约1mm. 胃蠕动 : 由胃体上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可见2~3个蠕动波.胃窦可向心性收缩. 三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曲呈C型,包饶胰头;分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球部轮廓光滑整齐,黏膜为纵行 . 降升部舒张时, 黏膜为环行或龟背花纹状; 收缩时呈羽毛状. 四 空肠和回肠 空肠和回肠在影像上无明显分界; 空肠起始于屈氏韧带,位于左中上腹.回肠位于右中下腹. 形态: (1) 空肠管腔较回肠略大,黏膜皱壁多而密集,呈羽毛状. (2)回肠黏膜皱壁少而平坦. 蠕动: 空肠明显,回肠较弱. 五 结 肠 大肠环绕行于腹腔四周,肝曲,脾曲及直肠位置固定;横结肠,乙状结肠的位置变动范围较大. 结肠充盈双重像,对称性袋状凸起为结肠袋;右半结肠多于左半结肠.收缩时消失. 黏膜皱壁表现为纵,横,斜形交错的纹理. 第三节 基本病变 消化道是一个内腔大小、形态不同的连性续管腔结构。钡餐检查或钡灌肠主要显示消化道的黏膜、轮廓和内腔的改变。无论是食管、胃十二指肠,还是小肠和结肠,其基本病变的影像形态特征有其共性。 一 轮廓改变 (1) 龛影 肠壁的任何缺损, 如溃疡.糜烂 , 造成深浅不一的凹陷 ; 称为龛影. A 位部: 腔内. 腔外 B 形态: 类圆形. 扁平形. 锥形和不规则形 C 口部: 光整, 或不光整 憩室也可造成轮廓改变,表现为突出腔外的囊袋壮影. (2) 充盈缺损 任何向腔内隆起突出的病变,在充盈钡剂后,形成腔内钡影缺失. 根拒形态.大小.轮廓规则或不规则及周壁的改变,来判断病变的性质. 轮廓规则 轮廓规则 二 黏膜改变 黏膜的异常改变,发现早期病变和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黏膜破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