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 滴定分析法(一)———酸碱滴定法.ppt

发布:2018-01-24约1.75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目标: 第十章 滴定分析法(一)—酸碱滴定法 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指示剂的变色点、变色范围 掌握强碱(酸)滴定一元酸(碱)的原理,滴定曲线的概念,影响滴定突 跃的因素,化学计量点pH值及突跃范围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掌握直接准 确滴定一元酸(碱)的判据及其应用 掌握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判据及滴定终点的pH计算,指示剂的选择,了解混合酸(碱)准确滴定的判据。 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应用,了解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掌握混合碱的分析方法及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方法。 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也称中和滴定法。所依据的反应是: H++OH-=H2O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弱有机碱,在 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和共轭酸碱体系。 指示剂 酸式色 碱式色 变色范围 (pH) 酚酞 无色 红色 8.0~10.0 甲基橙 红色 黄色 3.1~4.4 甲基红 红色 黄色 4.4~6.2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二、混合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指示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利用颜色的互补作用使 指示剂变色范围变窄,变色灵敏。如:甲酚红和百里酚 蓝组成的混合指示剂。 指示剂 变色范围 颜色变化 甲酚红 百里酚蓝 混合指示剂 7.2~8.8 8.0~9.6 8.2~8.4 黄~紫 黄~蓝 玫瑰色~紫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2. 强酸弱碱的滴定 以0.1000 mol/L 的NaOH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的HAc为例,看一看滴定中溶液酸度的变化。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四.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酸碱滴定法化学计算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被测组分相对含量的计算。 例如: 滴定分析有下列反应: aA + bB = dD + eE 式中,A为滴定剂;B为被测物质;D和E是生成物; a、b、d、e为各自反应系数。 nA = cA VA nB = cB VB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化学计量点时: a : b = nA: nB = cA VA : cB VB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五、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1. 直接滴定法 (1)混合碱的测定 ① 双指示剂法: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组分分析 V1 和V2的变化 试样的组成 V1 0 V2 = 0 NaOH V1 = 0 V2 0 NaHCO3 V1 = V2 0 Na2CO3 V1 V2 0 NaOH + Na2CO3 V2 V1 0 Na2CO3 + NaHCO3 本章小结: 酸碱滴定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指示滴 定终点 绘制滴定曲线,确定滴定突跃范围是选择合适指 示剂的关键 第十章 酸碱滴定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