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同步课程辅导》.doc

发布:2016-01-28约4.7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欧姆定律 课标总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4. 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一、教材解读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如图所示,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分析电流随电压变化情况。在此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在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能太长,读取数据后要断开电路,以防通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测量带来误差。 要考虑到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在实验设计中,要采用更换定值电阻进行反复实验的方法,至少要测量三组以上数据。 2.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需注意 (1)I、U、R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配套,即电压单位是V,电阻单位用Ω,电流单位才是A。 (2)欧姆定律揭示了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应用欧姆定律时,要特别注意三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盲目乱套公式。欧姆定律变形公式,对于给定的一段导体, 为一定值,即电压增加几倍,通过导体的电流同倍数增加。如果导体两端没有加电压,有电流通过,导体的电阻仍然存在,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电流、电压有关。 【问题1】(2006武汉课改区)为锻炼身体,小明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图是P固定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R1间的摩擦不计)。电阻R=5Ω,阻R1=25Ω,电源电压U=3,电表的量程为 O~R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端(3) 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说明, 开关S闭合后,当电流表指针指在0.3A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多大? 【解析】由于拉力不同,滑动变阻器电阻因此而改变。滑片P处于端’=×5cm=1 cm 则弹簧的伸长量为△L=5cm-1 cm=4cm 由图象可知拉力F=400N 【点评】本题将电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际情景下运用物理知识是今后中考物理命题的一个方向。 【问题2】(济宁市2006年)小刚同学用图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更换为l后,他的操作是 ( ) A.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D.增加电池数 【问题3】(2006宁波市课改区)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o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5一1.5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6-3V。则电源电压为( ) A.6V B. 7.5V C.9V D.15V 【解析】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电压,滑动变阻器电阻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小,所以当U1=3V ,I1=1.5A,当U2=6伏,I2=0.5A 电源电压U=I1 R0+U1=1.5A×R0+3V ① 电源电压U=I2 R0+U2=0.5A×R0+6V ② 由①、② 解得R0=3Ω U=7.5V 【答案】B 【点评】找到电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 【拓展迁移】在图电路中,电压表和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3V和15V两个量程.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的高度相同,则( ) A. B. C. D.电压表所测为两端的电压,电压表所测为和串联后的总电压.两表指针偏转高度相同,所以两表所使用的量程一定不同,(这是隐含条件,也是分析的关键)所以有. 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 电压表的示数为 (这也是串联电路的分压) 电压表的示数为 所以: 得: 双基平台 1.有一电阻两端加上 6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 0.5A,可知它的电阻为 ,若给它加上 18 V电压,导线中电流为 ,此时导线电阻为 ,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 ,导线电阻为 。2006年盐城市)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甲的电阻为 Ω;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为 A. 3.如图所示,若U=6V,,,则. 4.如图所示,若干路电流I=1.2A,通过的电流,,则_______Ω. 5.如图电阻的阻值为20Ω,为40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1A,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V.若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