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四十八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鉴定通过的非主要农作物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公告
第25号
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0年10月17日在南京召开了第四十八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鉴定通过了24个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公告如下:
一、水芹:伏芹1号、秋芹1号
二、萝卜:南春白5号、南春白6号
三、甘蓝:瑞甘55、瑞甘60
四、水果:
(一)猕猴桃:海艳
(二)草莓:宁玉、宁丰
(三)桃:紫金红2号、霞晖7号、早红露
(四)枇杷:丰玉
(五)黑梅:宁植1号
(六)葡萄:园野香、园意红
(七)梨:宁翠
五、茶叶:苏茶120、洞庭春
六、花木:
(一)杜鹃:紫金玫鹃
(二)大花萱草:金焰
(三)朱顶红:群星、苏红
七、薄荷:苏薄1号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依法做好宣传和示范推广、技术指导工作。
附件:江苏省第四十八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鉴定通过 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介绍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八日
附件:
江苏省第四十八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
鉴定通过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介绍
一、水芹品种
1、伏芹1号
一、鉴定编号 苏鉴水芹201001
二、来源与类型 由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和宜兴市农林局从宜兴异叶水芹中筛选得到阔卵形小叶片变异单株,经株选和系谱选育,于2004年育成。属圆叶类型浅水芹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503.2公斤,目前无同类型对照品种。
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条件下,植株田间生长势较强,一致性好,抗逆性中等偏强,尤其耐热、耐抽薹性较强。夏季种植萌芽率高,从种植到初次采收约需35-40天,植株株高46.6厘米,茎粗1.1厘米,叶片淡绿色、叶柄和茎绿白色,小叶阔卵形,叶缘钝锯齿形。口感风味较好。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夏季遮阳网平棚或大棚覆盖栽培,江苏地区一般为7月上旬-8月中下旬分期分批种植,用种茎无性繁殖,每亩用种茎250-300公斤。株行距3.0-5.0厘米。
2、肥水管理。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45%复合肥30公斤;种植后25天左右,植株高度达25.0-30.0厘米时,适时适量追施复合肥1次,也可用0.1%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栽培过程中白天保持土壤充分湿润,夜间保持薄水层。
3、遮阳网覆盖管理。扦插种茎后至幼苗萌发扎根,保持全程覆盖;扎根后可在早晨日出时覆盖遮阳网,傍晚或阴雨天揭除遮阳网。
4、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注意防治蚜虫。
2、秋芹1号
一、鉴定编号 苏鉴水芹201002
二、来源与类型 由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和宜兴市农林局从宜兴异叶水芹中筛选得到适宜秋季生长的早熟植株且叶片卵圆、锯齿较浅的变异单株,经株选和系谱选育,于2006年育成。属圆叶类型浅水芹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秋季早熟栽培。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49.7公斤,比对照玉祁红芹增产19.6%。
初秋种植时,植株田间生长势旺,一致性好,抗逆性、抗病性中等。从种植到初次采收约需62天,植株株高36.2厘米,茎粗1.3厘米,植株叶片、叶柄和茎绿色,小叶卵形,叶缘细锯齿形。适宜秋季栽培,初冬采收。口感风味好。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露地栽培,江苏地区一般为9月上、中旬种植,用种茎无性繁殖,每亩用种茎200-250公斤。株行距5-6厘米。
2、肥水管理。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45%复合肥30公斤左右;种植后25天左右,植株高度达15厘米左右时,追施复合肥1次,以后每隔15天左右适量追肥1次,也可用0.1%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栽培过程中保持2-3厘米浅水层。连续阴雨天应排干积水。
3、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注意防治蚜虫。
二、萝卜品种
1、南春白5号
一、鉴定编号 苏鉴萝卜201001
二、来源与类型 由南京农业大学利用晚抽薹白萝卜不育系NAURWA01与白萝卜自交系NAUILW-SDG02配组,于2008年育成。属花叶类型春白萝卜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春季保护地或露地栽培。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8年品比试验,平均亩产6482.4公斤,比对照小红头增产80.2%;2009年品比试验,平均亩产6412.4公斤,比对照小红头增产72.5%;201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36.8公斤,比对照小红头增产79.0%。
植株田间生长势强,一致性好,从播种到采收约62天。株型半直立,叶片数19-21枚,深绿色,花叶深裂。肉质根圆柱形,长25-26厘米,直径7-8厘米,肉质根白色,不易糠心,肉质脆甜,口感风味好。田间调查未见抽薹,未见霜霉病及病毒病。
五、栽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