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文赏析与解读.doc
红楼梦作文赏析与解读
TOC\o1-2\h\u9861第一章《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1
18684第二章《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剖析 1
23903第三章我看《红楼梦》中的家族兴衰 2
6988第四章《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以诗词为例 2
25847第五章从《红楼梦》看封建社会的礼教束缚——引用原文解析 2
24471第六章《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及其社会根源 3
773第七章《红楼梦》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意义 3
20546第八章回味《红楼梦》:经典永恒的魅力 3
第一章《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红楼梦》诞生于清朝,那是一个封建礼教森严、等级制度分明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家族的兴衰荣辱与封建制度紧密相连。当时的贵族们过着奢华却又充满规矩束缚的生活。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像贾府这样的大家族,有着严格的宗法制度,从主子到奴仆,每个人都在这个等级体系中有自己的位置。例如,主子们用餐时的礼仪十分繁琐,“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这简单的用餐座位安排就体现出封建等级的严格。《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它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体系,人物形象众多且个个鲜活,情节丰富曲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各个层面,无论是贵族的生活、家族的管理,还是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都有所涉及。其文学价值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它对人性、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剖析。
第二章《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剖析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贾宝玉是书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出生在富贵的贾府,性格叛逆。他不喜欢读那些科举仕途的书籍,却对诗词歌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是书中的一条重要线索。林黛玉多愁善感,自幼体弱多病,她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历使她格外敏感。“黛玉葬花”这一情节就生动地展现了她的性格特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把落花视为自己命运的象征,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悲叹。薛宝钗则是一个端庄稳重、遵循封建礼教的女子,她与贾宝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经常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这与贾宝玉的想法背道而驰。王熙凤是贾府中的管理者,她精明能干,却又心狠手辣。“毒设相思局”中,她对付贾瑞的手段可见一斑。这些人物之间相互关联,他们的性格差异和利益冲突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
第三章我看《红楼梦》中的家族兴衰
《红楼梦》中贾府的兴衰令人感慨万千。贾府曾经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大家族,从“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这句俗语就可以看出贾府的富贵程度。在家族兴盛之时,府里歌舞升平,各种宴会不断。例如元妃省亲那一段,为了迎接元妃回家,贾府大兴土木建造大观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危机。家族内部的奢侈浪费、子孙的不肖、封建礼教的束缚等问题逐渐显现。贾赦、贾珍等贾府男性的荒淫无度,不断侵蚀着家族的根基。同时贾府在政治上也逐渐失去靠山,元妃的去世,贾府失去了最重要的政治庇护。经济上入不敷出,像王熙凤放高利贷等行为也只是杯水车薪。最终,贾府被抄家,家族迅速衰败,曾经的繁华如过眼云烟,让人看到封建大家族在时代浪潮中的脆弱性。
第四章《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以诗词为例
《红楼梦》中的诗词堪称一绝。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性,而且与人物的性格、命运紧密相连。林黛玉的诗词往往充满了哀怨和对自身命运的悲叹。她的《咏白海棠》“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就像她自己的写照,一个在秋夜中孤独哀怨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贾宝玉的诗词则体现出他的灵性和叛逆。他的《芙蓉女儿诔》感情真挚浓烈,对晴雯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深深的同情。薛宝钗的诗词端庄大气,如她的《临江仙·咏柳》“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既展现了她的才华,又体现出她积极入世的心态。这些诗词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文化底蕴。
第五章从《红楼梦》看封建社会的礼教束缚——引用原文解析
封建社会的礼教在《红楼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婚姻方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不可逾越的规则。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虽然有着真挚的爱情,但在封建礼教的大框架下却无法修成正果。“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前盟。”黛玉的这句呐喊表达出她对封建礼教下婚姻制度的不满。在贾府中,女性受到诸多限制。李纨年纪轻轻就守寡,她只能遵循封建礼教的要求,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