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01章会计电算化概述.doc

发布:2019-01-17约1.23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课程教案 (章节、专题首页) 周 次 时 间 年 月 日第 节 章 节 名 称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 ) 实践课( ) 教学 时数 教学目的 1. 了解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2.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3. 了解 ERP 及 ERP 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 4. 了解 XBRL 发展历程、作用和优势 5. 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6. 熟悉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 7. 熟悉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和学生课下讨论相结合 教学要求 了解: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的特征;ERP 及 ERP 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XBRL 发展历程、作用和优势;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熟悉:熟悉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熟悉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熟悉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 难点:ERP 及 ERP 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1.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2.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3.ERP 及 ERP 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 4. XBRL发展历程、作用和优势 5.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6.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 7.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 讨 论 练 习 作 业 1.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2.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 参 考 资 料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初级会计电算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2.河南省会计学会. 初级会计电算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 3. 王新玲,李钊. 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用友T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教 学 后 记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课程教案 (章节、专题分页) 授 课 内 容 备注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概念 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提出 “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具体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的会计信息系统。通俗地说,会计电算化就是应用计算机设备和配套的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会计工作的过程。 【例1-1】(单选题)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具体是在那一年被正式提出来的( )。 A.1953年 B.1979年 C.1981年 D.1993年 【解析】C。 “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 2.“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及其软件市场的培育、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等。 3.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交叉学科 会计电算化成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例1-2】(判断题)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 ) 【解析】错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4.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 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1)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 (2)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 (3)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会计电算化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5.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2. 财政部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 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