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玻璃器皿清洗操作规程.docx

发布:2019-05-03约1.3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玻璃器皿清洗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为了防止玻璃器皿的不清洁或被污染,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甚至会出现相 反的实验结果。特制定本操作程序。 适用范围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实验过程中玻璃器皿的清洗。 职责 3.1 实验室检测人员编制本操作程序。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本操作程序并维护其有效性。 3.3 玻璃器皿清洗人员依据本操作程序对玻璃器皿进行清洗。 程序 4.1 初用玻璃器皿的清洗 新购买的玻璃器皿表面常附着有游离的碱性物质, 先用肥皂水(或去污粉)洗刷,再用自来水洗净,然后浸泡在 1%~2%盐酸溶液中过夜(不少于 4h),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2~3 次,烘干后备用。 4.2. 使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清洗 对于使用过的玻璃器皿, 在清洗前要先确认玻璃器皿和试管上污物的性质、玷污的程度。 不同的污物清理方法也不相同, 相同的污物, 程度不同也可以采用不同处理办法。 当残留物为水溶性时用清水洗; 特殊残留物: 如残留物为碱性物质,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洗,使残留物发生反应而溶解;如残留物为酸性物质,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使残留物发生反应而溶解; 若残留物为不易溶于酸或碱的物质,但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则选用这类有机溶剂作洗涤剂, 使残留物溶解掉或反应掉。 4.2.1 一般玻璃器皿 如试管、烧杯、锥形瓶等(包括量筒) 。先用自来水洗刷至无污物,再选用大小合适的毛刷蘸取去污粉 (掺入肥皂粉) 刷洗或浸入肥皂水内。 将器皿内 外,特别是内壁,细心刷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洗 2~3 次,热的肥皂水去污能力更强, 可有效地洗去器皿上的油污。 洗衣粉与去污粉较难冲洗干净 而常在器壁上附有一层微小粒子,故要用水多次甚至 10 次以上充分冲洗,或可用稀盐酸摇洗一次, 再用水冲洗。烘干或倒置在清洁处备用。 凡洗净的玻璃器皿, 不应在器壁上带有水珠,否则表示尚未洗干净,应再按上述方法重新洗涤。 4.2.2 量器 如吸量管、滴定管、量瓶等。使用后应立即浸泡于凉水中,勿使物质干涸。工作完毕后用流水冲洗,以除去附着的试剂、蛋白质等物质,晾干后浸泡在 铬酸洗液中 4~6h(或过夜),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2~4 次, 风干备用。 4.2.3 其他 具有传染性样品的容器 (如分子克隆、 病毒玷污过的容器) 常规先进行高压灭菌或其他形势的消毒,再进行清洗。盛过各种毒品(特别是有毒药品)必 须经过专门处理,确知没有残余毒物存在时方可进行清洗。 否则使用一次性容器。装有固体培养基的器皿应先将其刮去,然后洗涤。带菌的器皿在洗涤前先浸在 2%煤酸皂溶液(来苏水)或 0.25%新洁尔灭消毒液内 24h 或煮沸 0.5h, 再用上述 方法洗涤。 4.3 清洗时注意事项 4.3.1 清洗器皿时, 应该用拇指、 食指和中指 握住试管上 1/3 处,用手腕甩动试管,用手腕用力,前后或者左右摇晃 ,不要转圈摇晃。 4.3.2 在清洗玻璃器皿时, 清洗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 由于洗液具有腐蚀性, 操 作时小心勿将洗液溅到衣服及身体各部。 4.3.3 清洗完毕后, 清洗人员应倒置清洗后的器皿, 器皿内水既不聚成水滴, 也 不成股流下,而是形成一层均匀水膜,证明清洗干净,否则要重新清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