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上课.ppt

发布:2016-09-20约7.21千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分析新疆南部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的地理条件。 第二课时 1、农业生产的地区 专业化是商品化的 前提 P66活动 四:农业发展方向 人口激增所产生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读中国、美国两区域 示意图,回答下列问 题. (1)⑤是________平 原,与该地种植同种 农作物的美国农业地 域是______(①②③④)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注意的事项 导致 生态环境退化 表现 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 土地沙化、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强 自然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 威胁 农业可持续发展 改善 坚 持 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 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 农业面临问题: 水土流失(山区) 黑土退化(平原) 土地沙化(西部) 盐碱化(西部) 草场退化(西部) 自然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提高产品质量 延长产业链 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我国最大的沼泽地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西部草原区) 图4.4 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平原区 农业发展方向 西部草原区 农业发展方向 东北地区农业 可持续发展 山区 农业发展方向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 延长产业链 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结合退耕,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建设人工草场 以森林保育为核心 开发特色农产品 农业布局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粮基地建设 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面向国内大宗家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平原地区) 地理条件 我国东北区域农业发展 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农业发展方向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基塘农业将养蚕业、制糖业、养鱼业联系起来。在整个过程中,养蚕业产生的蚕丝、丝厂产生的蚕蛹以及甘蔗生产中产生的蔗叶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这些废弃物的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既节约了能源,维持了生态平衡,又加强了产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3题。 1.北大荒是指(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 ??????????? D、仅指辽河平原 2.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 B、地形崎岖?? ????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3.“北大仓”的发展方向应是( )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草?? C、大力发展工业? ???? D、生态农业 三江 ④ (2)我国已加入WTO,与美国相同类型的农业地域相比,⑤区的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力廉价 土地租金低 (3)③为________________带,该农业带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乳蓄业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思考63: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农业布局特点 热量,因为纬度不同,热量不同。 水分,因距海洋越远,降水越少。 思考63: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农业布局特点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5)、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曲线图, (1).图中表示省会城市B降水是逐月分布状况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