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旅游心理学思考题.doc

发布:2017-12-11约3.8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什么是心理学? 研究人类行为与心理历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 外显行为: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和反应 内隐行为:思考和记忆等内部心理活动 2、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行为规律的应用型科学,主要内容包括: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旅游者与潜在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及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包括旅游者即旅游行为主体的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方面的内容。 3、旅游心理学主要通过哪些方法进行研究? 观察法 调查法:电话访谈、当面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会、问卷法 试验法: 4、什么是需要? 需要:未被满足的感受状态。 特征: - 对象性: 表现为对一定事物的欲望与追求 - 社会性: 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 周期性:不会因满足而终止,周而复始 - 差异性:个体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 发展性:呈现新的需要特征 5、什么是动机? 指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其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 — 人的所有活动都是由动机所引起的 — 动机产生于人们的某种需要 6、什么是动机过程? 7、什么是驱力 – 预期理论?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8、什么是动机的冲突? 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个体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这种相互冲击的心理状态,称为动机冲突。 9、需要有哪些类别?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从需要的起源划分,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是为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社会需要使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产生社会性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按需要的对象划分,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 10、什么是知觉?影响人类知觉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可能会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认知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 知觉指个体选择、组织和解释刺激,形成一种有意义的与外部世界相一致的心理画面的过程。 因素:需要和动机、情趣、兴趣、经验、阶层意识、经济收入 11、举例说明什么是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和心理定势。 1.首次效应:也就是第一印象决定他人对你的印象。如一个人最初被认定是好的,则他身上的其它品质也都被认为是好的,有似“爱屋及乌”的原理。它指个人在敬仰、爱慕他人过程中所形成的夸大了的社会认知。光环效应在爱情和偶像崇拜中最明显。 2.晕轮效应:以人的一方面决定你的全部。例如人们愿意相信一个长的好看的人人品也很好。 3.经验效应:用自己的经验来评价人和物。 4.刻板效应:在人心中总有一些个印象,比如一说到老师或者教授就认为他们是古板,呆板的。 5.心理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是导致知觉歪曲的影响因素。定势可能由暗示、需求或者学习的知觉类别形成。例如:运动定势指个人从事某种运动反应的准备状态;注意定势指观察者准备接受特定信息的状态;知觉定势指人们按照期望和背景而不是按照实际物理刺激去感知刺激。 12、学习的定义是什么? 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 13、什么是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正常的或病态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对行为学习各环节进行干预,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 14、什么是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人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的信息交换过程;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理解是有选择性的以及学习的质量取决于效果。 15、人们在旅游消费过程中的学习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 购买前, 商业环境 包括旅游供应商向旅游者发出的各种商业信息,包括广告、人员推销与促销等。 包括:亲友、同事以及其他交往人员 形成旅游消费习惯 16、学习对于改变人们购买旅游行为有什么样的意义? 17、学习对于人们的旅游行为有什么样影响? 18、什么是态度?态度的三个成分是什么? 针对某个人或某个对象的想法、感觉或行为的习得性心理准备状态。 三部分:情感、意向、认知 19、态度具有哪些特点? 态度的对象性: 针对某一对象而产生的 态度的强度: 对某一事物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的程度。 态度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态度形成之后保持相当一段时间不变,在行为的反应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态度的内隐性: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