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四章》—模拟信号数字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适应增量调制 简单 系统信号动态范围一般满足不了通信系统要求 量阶固定不变,Nq不变 信号功率S下降,量化信噪比下降,动态范围小 自适应增量调制 原理是采用自适应方法使量阶Δ跟踪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而变化。 若量阶能随信号瞬时压扩的,称之为瞬时压扩 ,记为ADM; 若量阶随音节时间间隔(5ms-20ms)内信号的平均斜率变化,则称之为连续可变斜率 ,记为CVSD。 数字压扩 原理框图: 数字检测电路检测连1或连0的数目,反映信号变化趋势,与信号强弱相对应。 平滑电路输出与语音信号斜率变化成正比的控制电压。 脉幅调制器的增益受控制电压的作用,输出脉冲幅度随信号的平均斜率变化----得到随信号斜率自动改变的量阶。 数字压扩 与简单 的对比SNR曲线: 四、时分复用(TDM) 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 PCM ADPCM ?M 单路模拟信号的编码,单路编码信号 编码信号的传输 ? 单路编码信号的传输 多路编码信号的传输 时分复用信号 频分复用信号 四、时分复用(TDM) 复用的概念 定义:若干路独立的信号在同一信道中传送称为复用 多路信号;复用信号 复用 multiplex ; 复接 multiplexing 去复用 demultiplex ; 分接 demultiplexing 复用的方式 频分复用(FDM) 时分复用(TDM) 频分复用和去复用的实现 模拟调制器 滤波器 1、时分复用原理 时分复用定义 将传输时间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时隙,互相独立的多路信号顺序地占用各自的时隙,合路成为一个复用信号,在同一信道中传输。时隙( TS:time slot ) 路(CH:channel) 时分复用与频分复用的比较 (1) 原理 TDM: 时域分割;频域混叠 FDM: 频域分割;时域混叠 (2) 形成方法 TDM:数字电路 FDM:调制器和滤波器 时分复用的原则 对每一路信号的抽样频率必须满足抽样定理的要求 各路信号占用时隙不重叠 一帧内的路数越多,时隙越窄 时分复用信号的同步 复接;时钟信号;同步信号 同步复接:同步信号来自同一时钟源 准同步复接:同步信号来自不同时钟源,标称频率相同 应用体制 (1)PCM数字电话系统国际标准 数字复接系列(DH):采用TDM制的PCM数字电话系统 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四次群以下 同步复接系列(SDH):四次群以上,同步光纤网 (2) 形成过程 基群、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 STM-1、STM-4、STM-16、STM-64 STM:同步传送模块(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 两种速率的数字复接等级(a为μ律基群图,b为A律基群图) 由PDH到SDH的复接结构: 复接时的同步问题 同步: 同步复接 同步信号来自同一时钟源 准同步复接 同步信号来自不同时钟源,标称频率相同 最高频率的时钟:主时钟源 晶体振荡器 原子钟(铯原子钟、铷原子钟) 发送端时钟,发时钟 接收端时钟,收时钟(位同步提取) 2、PCM基群帧结构 帧 frame:框架,结构 (整体) TDM信号:一帧中包含多个时隙 帧结构 一帧(整体)中的时隙安排 A律PCM基群帧结构 帧结构:时隙的安排 TS0 :帧同步码组 ×0011011 TS1~TS15 :CH1~CH15 信号编码码组 TS16 :话路信令 TS17~TS31 :CH16~CH30 信号编码码组 一帧有32时隙,传输30路信号 基群, 30/32路系统 话路信令:联络语言 信令 线路信令(状态) 记发器信令(地址) A律PCM基群帧结构: 基群速率 平均每路信号的信息速率 ? 另外2种算法 例:对10路最高频率为3400Hz的模拟信号进行时分复用传输。抽样频率fs=8000Hz,采用量化电平L=256的二进制编码,码元波形是宽度为τ的矩形脉冲,占空比为0.5。计算PCM编码信号的第一零点带宽。 解:10路PCM信号的码元速率为 码元宽度Ts与二进制码元速率Rs为倒数关系,即: 当占空比为0.5时,τ=0.5Ts ,PCM信号的第一零点带宽为: 课后练习: 4.1、4.2、4.3、4.7、4.8、4.13、4.19、4.22、4.28、4.29 * * * 二进制码 当信道传输有误码时: 自然码:解码后会有明显的误码噪声 折叠码: 小信号时,解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