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标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危重症护理》
课 程 标 准
(适用于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
二级学院:
护理学院
执 笔 人:
王亚妮
审 核 人:
刘寒森
制定日期:
2022年7月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信息
表1 课程信息表
课程名称
急危重症护理
开课院部
护理学院
课程代码
1020027
考核性质
考查
前导课程
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健康评估、护理基本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
后续课程
总学时
34
课程类型
理论课
是□
实践课
是□
理论+实践
是?
理实一体化
是□
适用专业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
二、课程性质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在学习了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老年人健康评估、老年护理技术等课程,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理论+实践的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急救护理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发现和处理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为后续的临床实习奠定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功能定位。
《急危重症护理》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抢救、护理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属于护理学专业中临床护理阶段的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基本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快速发现与判断问题并能够以娴熟的急救技能迅速解决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已成为护理学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及硕士生培养和研究的方向,急救护理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及各级、各类从事临床医疗、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表2 课程功能定位分析
对接的工作岗位
对接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
120急救中心站护士
护理员
具有对院外急危重症患者快速病情评估的能力
具有对院外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能力
具有熟练使用常用院外急救设备的能力
能够熟练运用常用的院外急救技术
转运患者有病情观察和监护的能力
急诊科护士
具有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快速准确评估的能力
具有对急危重症患者接诊、分诊的能力
具有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能力
具有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观察的能力
具有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具有对急危重症患者监护、护理的能力
具有熟练使用急诊科常用抢救设备的能力
能够熟练掌握常用抢救、护理技术
转运患者有病情观察和监护的能力
ICU护士
具有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能力
具有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观察的能力
具有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具有对急危重症患者监护、护理的能力
具有熟练使用ICU常用抢救设备的能力
能够熟练掌握常用抢救、护理技术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课程总目标
是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护理操作技能和必备的急救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快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做出反应和处理。
2.课程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具有“生命第一,时效为先”急救护理理念,具备较扎实的急救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具有主动求知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能力目标:掌握急救的基本技术、技能;能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尽快地转化为护理专业实践能力;具有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评估服务对象的病情、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将掌握的专业技术转化为从事临床急症护理的职业本领。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现代护理理念,热爱护理专业,爱岗敬业,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有高度的责任心,有慎独严谨的品行,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良好的护士仪表、举止、语言、态度和职业情感。
表3 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
序号
毕业要求指标点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教学内容
1
12.1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
14.1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
14.2能熟练对临床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评估,语言表达清楚、流畅。
14.3能对临床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
14.4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理解医院、企业战略和适应医院、企业文化。
16.2能在从事相关工作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组成、参与人员;熟悉急救护理的范畴、概念;了解急救护理的发展史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和运行。
能说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组成、参与人员;理解急救护理的概念和范畴。
逐渐养成急救护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1.概述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2
12.1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
13.1能进行健康评估。
13.2能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
13.10能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中毒、意外伤害等)进行现场急救。
14.1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
16.2能在从事相关工作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现场分诊和救护;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