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精馏塔塔顶冷却器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苯精馏塔塔顶冷却器设计方案
第1章 绪 论
1.1换热器技术概况
制工业中以及其他一些行业中广泛使用的热量交换设备,1.2 换热器的发展
长期以来,非接触式换热器一直是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一国独大的局面。然而近几十年来,这种平衡有所改变。 这种改变是由于各种板式类换热器的逐步开发和应用所带来的。板式类换热器能够被深入研究和开发,固然是有其历史必然的。回顾换热器发展历程,虽然板式换热设备的充分开发只是近些年的事情,但是其理论和技术的出现却要早的多。但是人们最初舍弃了这种换热性能远远占优的换热器形式,而是选择并大量应用了管壳式换热器。 当初人们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原因很简单,只是出于强度考虑。 板式类换热器的结构强度远远低于管壳类换热器,所以不能够应用于高压或大多的中压场合。 板式类换热器的这个缺点是由其结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在其自身范围内无法改变和突破,而它也就严重地制约了这种高换热性能换热器的应用和发展。 形成了在最初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板式类换热器没有受到人们喜爱的局面,其技术进展自然也相当可怜。即便是在其有了长足发展和应用的今天,仍然是由于其结构强度低的原因——这个自身无法逾越的痼疾,它的应用领域也仍旧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那么,既然是结构强度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近些年板式类换热器又是怎样被重视起来的呢?这种变化是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能源发展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的。 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与危机,使得“节能”与“高效”逐渐受到重视,加之“节能——减排——环保”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国政府和机构都逐年加大了这方面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很显然,板式类换热器这种高效的换热方式,也就顺理成章地受到重视,并进行了再次开发,且在其强度范围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大量应用遍地开花。其技术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刻。制造规格越来越大,结构形式越来越多。并出现了不可拆的焊合一体式板式换热器,尽管不能方便地拆洗,强度却有所增加。 管壳类换热器由于始终受到普遍应用和重视,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和设备改进的步伐都是板式类换热器所不能比拟的。在新的节能及环保浪潮中,其技术和发展速度又有所提高。许多新型高效换热器不短涌现,如折流杆换热器、新结构高效换热器、高效重沸器、高效冷凝器、双壳程换热器、螺纹管换热器、螺纹锁紧环换热器、Ω环高压换热器、以及非金属换热器、稀有金属换热器等都是其代表杰作,这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的出现已经并正在为飞速发展的经济和节约能源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纵观换热设备的发展及演变历史,不难看出,在板式类换热器广泛发展,管壳类换热器不再一国独大的今天,以下四个特点始终没有改变:
1.结构强度高的管壳类换热器仍居于主导地位。
2.管壳类换热器换热性能仍远低于板式类换热器。
3.板式类换热器的结构强度仍远低于管壳类换热器。
4.没有换热性能强同时结构强度高的理想型换热器。1.3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3.1换热器的工业应用
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且它们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常在化工厂的建设中换热器投资比例为11%,在炼油厂中高达40%。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及能源价格的提高,换热器的投资比例将进一步加大。
在化工厂,换热器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10%~20%,在炼油厂约占总费用的35%~40%。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问世。1.3.2新型换热器
1、气动喷涂翅片管换热器
俄罗斯提出了一种先进方法,即气动喷涂法,来提高翅片化表面的性能。其实质是采用高速的冷的或稍微加温的含微粒的流体给翅片表面喷镀粉末粒子。用该方法不仅可喷涂金属还能喷涂合金和陶瓷(金属陶瓷混合物),从而得到各种不同性能的表面。通常在实践中翅片底面的接触阻力是限制管子加装翅片的因素之一。为了评估翅片管换热器元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是采用在翅片表面喷涂ac-铝,并添加了24a白色电炉氧化铝。将试验所得数据加以整理,便可评估翅片底面的接触阻力。 将研究的翅片的效率与计算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气动喷涂翅片的底面的接触阻力对效率无实质性影响。为了证实这一点,又对基部(管子)与表面(翅片)的过渡区进行了金相结构分析。
对过渡区试片的分析表明,连接边界的整个长度上无不严密性的微裂纹。所以,气动喷涂法促进表面与基本相互作用的分支边界的形成,能促进粉末粒子向基体的渗透,这就说明了附着强度高,有物理接触和金属链形成。因而气动喷涂法不但可用于成型,还可用来将按普通方法制造的翅片固定在换热器管子的表面上,也可用来对普通翅片的底面进行补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