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苯连续精馏塔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9
目 录
TOC \o 1-3 \h \z \u 1. 流程和工艺条件的确定和说明 1
2. 操作条件和基础数据 1
2.1. 操作条件 1
2.2. 基础数据 1
3.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1
3.1. 原料液及塔顶、塔顶产品的摩尔分率 1
3.2.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2
3.3. 物料衡算 2
4. 塔板数的确定 2
4.1. 理论塔板层数NT的求取 2
4.1.1. 绘t-x-y图和x-y图 2
4.1.2.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的确定 4
4.1.3.精馏塔气、液相负荷的确定 4
4.1.4. 求操作线方程 4
4.1.5. 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4
4.2. 实际塔板数的求取 4
5.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的计算 4
5.1. 操作压力计算 5
5.2. 操作温度计算 5
6. 设计实验评论 20
7.参考文献 21
8. 附图(工艺流程简图、主体设备设计条件图) 21
摘要
精馏塔作为一种工业生产使用的塔设备,在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根据精馏原理可知,精馏塔实现精馏操作,必须同时拥有塔底再沸器和塔顶冷凝器,有时还有配原料液、预热器、回流液泵等附属设备。
本次设计根据实际操作条件,设计苯-甲苯连续精馏塔,即需设计一个精馏塔用来分离易挥发的苯和不易挥发的甲苯,采用连续操作方式,需设计一个筛板式塔将其分离。综合工艺操作方便、经济及安全等多方面考虑,本设计采用塔板为碳钢材料,按照逐板计算求得理论板数为11。塔顶使用全凝器,部分回流。精馏段实际板数为6,提馏段实际板数为9。全塔塔径为2.0m。通过对塔内物料物性数据的分析,按照工程实践经验,设计了塔的工艺尺寸,确定了操作点符合操作要求。最后,对塔的附属设备进行了设计,主要是接口管径的设计计算,从而完成了此次设计任务。
关键词:苯-甲苯分离;精馏塔;塔板
PAGE 1
1. 流程和工艺条件的确定和说明
本设计任务为分离苯—甲苯混合物。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凝冷却后送至储罐。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较小,故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2.5倍。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
2. 操作条件和基础数据
2.1. 操作条件
塔顶压力 常压 4kPa(表压)
进料热状态 泡点进料 ()
回流比 2.5倍
2.2. 基础数据
进料中苯含量(质量分数) 50%
塔顶苯含量(质量分数) 95%
塔釜苯含量(质量分数) 2%
生产能力(吨/日) 100(20h/d)
3.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苯的摩尔质量
甲苯的摩尔质量
3.1. 苯的各摩尔分率
苯的摩尔质量
甲苯的摩尔质量
原料液含苯的摩尔分率
塔顶含苯的摩尔分率
塔底含苯的摩尔分率
3.2. 原料液及塔顶、底苯的平均摩尔质量
原料液平均摩尔质量
塔顶液平均摩尔质量
塔底液平均摩尔质量
3.3. 物料衡算
生产能力:100t/d=5000kg/h
进料流量:
总物料衡算:
苯物料衡算:
联立解得:
4. 塔板数的确定
4.1. 理论塔板层数NT的求取
苯—甲苯属理想物系,可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4.1.1. 绘苯—甲苯溶液的y-x图
沸点
110.6
105.71
102
98.25
95.2
92.4
89.82
87.32
85
82.61
81.2
80.81
气相组成
0
20.8
37.2
50.7
61.9
71.3
79.1
85.7
91.2
95.9
98
100
液相组成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100
苯——甲苯体系相平衡曲线图
X(苯)
(图一)
4.1.2.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的确定
平均相对挥发度 ,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之比为2.5
操作回流比
4.1.3.精馏塔气、液相负荷的确定
4.1.4. 求操作线方程
平衡线方程
精馏段操作方程
塔釜气相回流比
提馏段操作方程
4.1.5. 求理论板层数
1)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如图二所示。
(图二)
求解结果为
总理论塔板数 NT=11(包括再沸器)
进料板位置 NF=5
精馏段的理论板数为 4
提馏段的理论板数为 6
第11块板为再沸器
4.1.6. 实际塔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