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5讲 │ 要点探究 例3 [2010·江苏卷]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为2005年数据 第45讲 │ 要点探究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____。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___________倍(取整数)。 第45讲 │ 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了淮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和环境污染。第(1)题,据表中多年平均降水量可知淮河流域降水量较少。第(2)题,根据表中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比值,可知淮河的比值较高,水资源利用率高。第(3)题,夏秋季节,珠江流域受台风影响较大,多暴雨洪水;冬季降水量小,径流量较少,易造成海水入侵。第(4)小题,淮河流域7~8月份正处于雨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第(5)题,根据题干要求计算,淮河污染程度为1200/622≈1.929,珠江污染程度为480/3338≈0.144,1.929/0.144≈13。 第45讲 │ 要点探究 [答案] (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 (2)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3)台风影响 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5)13 第45讲 │ 要点探究 [点评] 有关河流问题的解题思路 第45讲 │ 要点探究 注:上述分析思路是多角度的,答题时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主要的方面即可。 第45讲 │ 要点探究 下图是某大河水系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第45讲 │ 要点探究 (1)图中所示水系形态多分布在(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山地 (2)图中所示水系分布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 A.海陆间循环 B.内陆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第45讲 │ 要点探究 (3)下列关于该水系干流的水量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流量最小 B.中游流量最小 C.下游流量最小 D.下游流量最大 [解析] 从季节性河流(虚线)可判断为干旱地区河流;从水系形状看,呈向心状水系,分布在盆地地区;从河流的线条的粗细,判断河流上、下游及流量,结合干旱地区,河流水源靠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上游流量大,下游流量小。 第45讲 │ 要点探究 [答案] (1)C (2)B (3)C ? 探究点四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45讲 │ 要点探究 第45讲 │ 要点探究 第45讲 │ 要点探究 例4 [2010·广东卷]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1)~(2)题。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征 第45讲 │ 要点探究 1.四大高原 第45讲 │ 要点探究 第45讲 │ 要点探究 第45讲 │ 要点探究 2.四大盆地 第45讲 │ 要点探究 第45讲 │ 要点探究 3.三大平原 第45讲 │ 要点探究 第45讲 │ 要点探究 【记忆诀窍】 利用经纬网记忆地形区 第45讲 │ 要点探究 例1 [2009·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3)题。 第45讲 │ 要点探究 (1)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第45讲 │ 要点探究 (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第45讲 │ 要点探究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地河、湖众多,地势低平(海拔在20m~40m之间),因此,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江河下游地区冲积平原,受流水的沉积而成。(2)图示地区地势低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