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随笔:老师,他太孤单了.doc

发布:2016-12-24约1.9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随笔:老师,他太孤单了 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地落下来,,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秋天的变化,体验秋天带给我们的美丽,我请孩子们收集了一些柳叶来做树叶粘贴长颈鹿。示范讲解后我请孩子们自己动手粘贴,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粘起来,长颈鹿长长的脖子高高的腿都被孩子们表现得特别突出。粘贴完成后我请孩子们写上自己的名字交上自己的作业。孩子们陆陆续续交上了自己的作业。这时李金燕走过来问我:“老师,长颈鹿它太孤单了,他不高兴!”我低头看了一下手中的作业,嗯确实有些太单一了,于是我表现出很惊喜的样子,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李金燕发现了一个秘密,她发现我们的长颈鹿太孤单了!那我们给它添画些朋友怎么样啊?”“好好…”孩子们一个个眼睛里充满了喜悦,于是我把作品还给大家继续添画,孩子们认真仔细地画起来。不一会工夫,太阳、白云、小朋友、小草、小蝴蝶、小蜜蜂等都成了长颈鹿的好朋友。果然,整个画面饱满而丰富起来,不再单一乏味。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画面也很漂亮,从孩子们的表情中我读到了他们对自己这幅作品非常满意。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的东西,而孩子们天真的脑海里有着最单纯的想法,他们能够由衷地告诉老师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孩子们的话有时会让我们恍然大悟,适时听取孩子们的意见,我们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保护并激发孩子们内心的闪光点,用真诚的心与孩子们交流沟通,我想是一名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力的结果;我教育孩子又有我教育的特点。当然,育儿还是有大道理可循的,即教育规律。如果违背教育规律去育儿,本末倒置,可能会适得其反。我现在比较自豪的,是我孩子品学兼优,没有怪脾气,没有让人讨厌的个性,受到相处过的各类人士的欢迎,真正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这些年我较忧心的,是现在整个教育空气过于浮躁。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已变成“机器生产”,过去“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已大大退化。我比较同意这种观点。我担心我们的民族,将来还有没有人愿意做普通人,有没有人愿意做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普通劳动者!我,真诚希望我们的各级学校教育和广大家长冷静下来,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位。真诚祝愿我的朋友们在教育孩子上比我做得更好! 最后,请理解我的“育儿经”,隐去真名实姓,因为现代网络技术太具传播性,我担心传播出去后,会影响我们一家人正常平静的生活。同时,我写育儿经,完全出于教育者的善意冲动,如果对读者那怕有一分可借鉴之处,我心足矣,别无他求。所以您可转发给您的朋友。 真诚感谢您能拨冗阅读! 二 女儿的亮点 幼儿园与小学 女儿是幸运的,幼儿园和小学就读的是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我的家乡A市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成绩总能排在前几位。三岁入园,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很快就表现出众,成为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孩子。在小学,孩子一到三年级的班主任R老师曾对我说,她观察了三年,我女儿和另外两个同学,上课注意力最集中,眼神总是跟着老师走,今后这三个孩子不会有错。R老师的话还真应验了,这三个孩子后来都先后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个阶段,女儿曾遇到过两次较大的锻炼机会。一次在幼儿园,参加舞蹈班排练没被指导老师看好——舞姿太给力,表情不会夸张,却被看好她的口才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结果被推选为全区幼儿园汇演的小报幕员,与区电视台主持人一块主持节目。另一次在小学,参加学生合唱团,被老师选为领唱。这两次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较大。 初中高中 女儿初中是在A市考上重点校后入读刚一个月,就因我们调动工作随迁B市的。A市重点校的考试成绩B市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