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27张PPT)要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轮复习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自转的概念及自转的中心 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的周期 地球自转速度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自转的周期:恒星日、太阳日 自转度数 时间长度 意义 恒星日 360° 23小时56分4秒 真正周期 太阳日 360°59′ 24小时 昼夜更替的周期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自转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概念 大小 特殊性 角速度 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约每小时15 ° ,每4分钟1 ° 南北极点自转角速度等于0,其余各地相等 线速度 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因各地纬度不同而有差异,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赤道处线速度最大,为1670km/h;南北纬60 °处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角速度不因纬度、海拔高度而异 线速度因纬度、海拔高度而异 μ=1670km cosφ/h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例题1: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 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2.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1.D 2.C 例题2:下图是 “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与海拔高度关联图”,据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A.a点纬度比c点低 B.b点纬度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 D.b点纬度比d点低 4.若某地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的一半,地方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晚2小时,则该地地理坐标可能为 A.30°E 30°N B.30°E 60°S C.30°W 30°S D.30°W 60°N 3.B 4.D 第一轮复习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地方时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影响地球形状,使其成为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 地方时的产生 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利弊 经度的计算 世界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 地方时的产生 由于地球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而各地都将一天中太阳位置最高(即正午)的时刻定为12点,这样各地的时刻就不同。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它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 地方时的产生 一切经度不同的地点都有自己的地方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秒。任何经度上的微小差异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地方时的利弊 利:准确反映当地太阳位置状况 弊:在交通和通信等方面造成不便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 经度的计算 某地经度=已知经度±1°/4分钟×两地地方时差数 世界时 本初子午线(0°经线)的地方时,又叫格林尼治时间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时区的划分 区时 时区数的确定 区时的计算 时区和区时的关系 例题3: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 日 时。 7 8 例题4.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 ︰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C 例题5.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1/3 C.1/6 D.1/9 D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昼和夜的形成 昼和夜的表达方法 昼夜更替的产生 昼夜更替的周期 晨昏线、昼弧与夜弧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是一个大圆, 晨昏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由夜半球更替到昼半球的半圆线是晨线;由昼半球更替 到夜半球的半圆线是昏线; 地球上的纬线一般被晨昏线分成两个部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