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的感觉中考优秀作文选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怦然心动的感觉》写作训练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
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⑤不少于600字。 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 析】
这是一道人文性和情感性极强的中考作文题,完全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有必要对这道作文题作一番认真的审视和研究。
1、人称的稳定性。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展示自我”“完美自我”成为命题的主旋律,如果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忽视“我”这一主体形象,那么只能导致审题错误,一旦审题错误,就意味着你的失败。
2、选材的宽泛性。针对“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个题目,我们认为可供选择的话题,是相当宽泛的,再加上那一大段让我们近乎有些“目不暇接”的提示语,使得我们的考生在选材时产生了一种难以“取舍”的难度。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唯有抓住材料中的那一个个“一”去立意,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重点写一个细节,一个情节,然后把它写深、写透,选择自己身边的那些极小极熟悉的小事,这样写起来,也就有了真切的体会和感受,也就是说你的身边真正让你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的事情其实是很多的。
3、语言的情感性。可以这样说,“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个话题,是一个重点写情感的话题,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没有情感投入,那么怎么能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呢?“心动”起于情,发于情,也止于情。情感是否真实、是否丰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要找准寄情的载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事。要用心去感受,用语言去表达,使情感能够借助于语言表达得更加具体,更加深刻。不过我们也反对那种空洞的、无病呻吟的、不实的矫情式的抒情语言。
4、文体的自由性。虽然“文体不限”,但你写作的内容已经决定了所要选择的文体。审视一下提示语,我们会发现,针对这样的一个话题,我觉得还是首选记叙类文体比较好一些,记叙类文体写起来也更容易出彩。
怦然心动的感觉
我家有一盆石竹花,低矮的叶径,肥厚的叶片,浑身都是青白色。
我常常盯着它发呆。
当初朋友送我时再三叮嘱我: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植物。可是不知为什么,我每次看到它时却什么感觉也没有。我看到过牡丹——雍容华贵;我看到过睡莲——娇嫩欲滴。它们都曾在刹那间让我惊叹和陶醉,让我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可石竹花算什么?
没过几日,石竹花被我安置在阳台的角落里。
朋友又来了,笑盈盈地问我石竹花怎么样。我不屑地指了指阳台的角落。她显出吃惊的样子,连忙走过去心痛地抱起石竹花。我懒懒地说:“这也叫花?我对它什么感觉也没有,你带走吧!”友人无语。许久,她抬起头,用力地折下石竹花一片叶子,浅绿的汁液顺着她的手流下,像是石竹花一行清泪。我愕然。朋友又将那残叶插入花盆里,以少有的语气郑重地说:“你终究会明白的。”
石竹花又被我摆放在了书桌上。那半入泥土的残叶静默着,像凝固一般,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后来几天,我渐渐地把这淡忘了。
一日清晨,我习惯地坐在桌前,目光无意识地扫到那盆石竹花。一下子,我的目光却再也移不开半分:数日前折下的残叶竟长出了一片嫩绿的新芽!
看呀,略显苍白的残叶,一半身入泥土,一半依旧傲然挺立,在它的上方,是不知何时长成的嫩芽,怯生生地打量着这陌生的世界,周身泛着一层淡淡的浅绿色,带着欣喜和希望四溢开来。
我诧异了,心中怦然一动,一种强烈的异样感觉漾遍全身。这感觉与以往看到牡丹和莲花时的体验迥然不同,似乎更震憾,更发人深省。
原来折断的残叶可以长出新芽,原来每一株石竹花都是从母体的残叶中长成的。这是绽放在苦难中的奇葩呀!用痛苦为根,在残缺中带着伤痛成长,背负着血泪,用不屈的精神绽放新的生命和力量。这,就是朋友所说的石竹花的不同吧。人生不也应该如此吗?即使天塌地陷,即使生命的翅膀被生活无情地折断,但只要希望尚在,美丽必将在苦难中发芽,绽放,璀璨。
这是一种怎样怦然心动的感觉呀!我凝视着石竹花,笑了。
怦然心动的感觉
生命无常。偶尔能在时光中让心灵怦然律动,并照亮生活的那种喜悦,一生会有几次呢?
——题 记
在我的想像中,玫瑰花的味道一直是甜蜜而又温馨的。若是把它放入口中,定然会如一股清甜的泉水流遍全身,并在心里芬芳弥漫、持久郁郁的。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