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3.
答案提示:
4.
答案提示:
5.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答案提示:
第二章答案
?
1.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 A B X
Y 6
2 15
12 ?
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表2-2(a)和表2-2(b)部分的内容)
?
2.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 A B X
Y 4
2 8
4 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
3.——题出错了
证明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答案提示:如果 ,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 ,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当 或者 的时候,由 可以推出 ,但是,当 的时候, 不能保证 。所以,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
4.
答案提示:
5.20,000万单位的劳动,X、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答案提示: ; ;
?
6.
(1)X2;
(2)2,000个单位。
答案提示: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 。因为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所以此国出口X进口Y。出口1,000个单位的X可以换得2,000个单位的Y。贸易三角是CADA’(见图2-5(a))。
?
7.2—2(b)中,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否有界限?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国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是有界限的。
?
8*. 仿照图2—4,你能否画出这样一种情形: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国际均衡价格与某一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如何解释这种结果?
答案提示:从大国、小国的角度考虑。
9.?
(1)
(2)
(3)
答案提示:以上三种观点都不正确。
?
10*.试根据李嘉图模型证明:如果A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贸易后A国的名义工资水平肯定高于B国。
答案提示:比较 与 之间的大小。
第三章答案
?
1.??? 1)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2)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3)如果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两国的比较优势如何?
?
表1
要素禀赋 A B 劳动
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