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游居民对环境变化的感知研究——以甘肃省南部迭部县为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3卷 第 12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Vol-23.No.12
2008年 12月 Journ~ ofLeshanTeaehe~College Dee.2008
嘉陵江上游居民对环境变化的感知研究术
— — 以甘肃省南部迭部县为例
陈 金 华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摘 要:居民的资源环境感知是评价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是政府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依据之一。以嘉陵江上
游的迭部县为例,当地居民虽然对环境的脆弱性有所了解,但是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总体上呈现正面感知,反映了近年来天
然林保护工程初见成效 ;居民对水土流失呈现负面感知,并对政府有较大的心理依赖 ,为此 ,政府要承担起环境保护的重
任,加强环保教育和当地居民的技能培训 ,使公众参与得以实现。
关键词:生态环境;资源与环境;迭部县
中图分类号;X50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08)12—0076—03
嘉陵江上游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属于 山主峰错美峰海拔4920m,为全县乃至甘南全州的最高
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随着人 口增长、草原的超载养畜,以及 点。本县水系除北部极少地区属洮河流域外,其余均属嘉
森林砍伐,土地覆被发生显著变化 ,森林与草甸的退化使 陵江上游白龙江流域。迭部县森林覆盖率达54.4%,是甘肃
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威胁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1【.21。部 省内重要的木材基地 ,其林业经济产值一度占全县经济总
分牧民、林区工人成为 “生态灾民”。嘉陵江上游的生态变 产值的80%以上。1998年 10月国家全面实行天然林保护
化引起新闻界、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人们提出不少 工程后 ,迭部全县停止砍伐 ,并加大了植树造林力度,使得
生态恢复措施 ,中央政府也于 1998年下令进行长江上 森林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全县拥有耕地 13.7万亩,天然
游生态林保育计划 ,林场从砍伐转为森林保育,并且投入 草场235.28万亩。本县还拥有大熊猫、梅花鹿、羚羊、雪鸡
巨资进行生态保护与重建。然而,近 10年来嘉陵江上游农 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十余种。
牧民如何认识环境变化,还缺乏实证分析研究。本文针对 迭部县现有经济基础薄弱,尤其是 1998年国家实行
这些问题 ,对嘉陵江上游迭部县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 当地 “天保工程”后 ,GDP连年出现负增长,2000年更是降到了
居民对环境变化的感知 ,为政府的下一步环境保护政策提 12.7%,人均GDP仅为 1701元,不及 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
供对策。 1/3。截至2005年底 ,全县人均 GDP为3559元 ,居甘肃省
第 34位,城乡居民收入也明显偏低。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迭部县古称叠州 ,土地总面积为5108.3kni:,人 口5.6
万人 (2005年底),其中藏族人 口占70%以上。其地形复杂, 本研究采取实地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获取迭部县居
北部为迭山山脉 ,南部为岷111山脉,中部为嘉陵江上游重 民对资源与环境的感知。调查内容包括五大部分 (见表 1)。
要支流白龙江谷地,全县平均海拔在2200m以上 ,其中迭 问卷答案采用里氏评分法(用分值表示被调查者的意愿),
收稿 日期 :2008—02—21
甘肃省迭部县旅游发展规划部门成果。
作者简介:陈金华(1971一),男,福建永定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与景
区管理研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