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史复习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为什么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
①两岸密切的地缘关系,台湾形成于亿万年前。在距今2.2亿年前的古生代晚期,台湾从海中隆起后,曾多次与大陆相连。更新世后期,约2万年前,台湾再次独立成岛。
②两岸血缘和史缘关系,(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曾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设省,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台湾被迫割让日本,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重返祖国怀抱,1949年割据至今)
③台湾与大陆的交往,在台汉族移民过程中,建立了与中国大陆相一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模式
2、台湾与大陆的交往从何时开始?
三国:史书记载,台民“至会稽市布”;稽东县人遇凤漂流到台湾。这里的会稽,秦始皇时设郡,指的是吴县(今天的苏州),辖江浙一部分。西汉,面积扩大为江浙大部分地区及福建全省。东汉顺帝刘保(126-144年)时,郡治从苏州移至绍兴,辖区也大大缩小。所以后人多误会会稽就是指绍兴。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从浙江台州出发巡弋台湾,目的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相传最早是秦始皇派江苏赣榆人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前往夷洲、亶州寻找此药未果。徐福等留在日本未归。结果卫温、诸葛直找到夷州,即台湾,却未找到亶州(传为日本琉球群岛,亦说台湾岛)。在台湾驻留一年后被召回杀害,罪名是“违诏无功”。
3、台湾文学的历史情结是什么?
一、中国情结与台湾情结是与台湾社会形成和发展并生的一段历史情结。
二、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它们有不同的内涵,分别在历史、民族、政治的层面上表现出它们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三、大陆文化与台湾文化不存在根本冲突。
四、在特定情况下都具有双重性:既有“日本情结”,又有“中国情结”。
五、中国情结与台湾情结对台湾文学形成的深远影响 。
4、台湾原住民现有多少人?分作几个族群?
2004年台“行政院”统计,台湾原住民共有45万多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左右。原住民分为两大类,即高山族和平埔族。高山族包括现今居住在台湾高山地区和东部的9个族群,即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和达悟族(也称雅美族)。平埔族包括原居于台湾北部和西部平原的邵族、噶玛兰族以及泰鲁阁族3个族群。
5、台湾神话传说的特点是什么?
(1)想象丰富大胆,具有一定审美价值;
(2)故事有头有尾,内容完整,情节生动;
(3)形象鲜明,有一定的个性特征;
(4)注重写实,同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6、台湾神话传说有几个类型?
(1)关于台澎等岛及矿藏、山川的形成。 (2)关于原住民与汉族的来源。 (3)关于原住民的风俗习俗。 (4)关于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
7、台湾歌谣的特点是什么?
(1)浓郁的人情味,具有真实感。 (2)篇幅短小,一般只有四、五、六句,最多八句。
(3)反复吟唱,具有表现力。
8、沈光文是什么人?
沈光文是明郑时期台湾艺术成就最高诗人,组织了台湾历史上的第一个诗社“东吟诗社”。同时散文开风气之先。是台湾文学史上起承前启后作用的人。
(1)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诗、赋传入台湾
(2)开创台湾乡愁文学之先河,也是散文创作第一人。
(3)创立东吟诗社:开台湾文人联结诗社的风气之先。
9、何谓“东吟社”?
1684年大陆来台文人成立了“东吟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第一个有组织的文人诗社,“东吟社”14位主要社员是:无锡季蓉洲名麒光、宛陵韩震西名又琦、金陵赵苍直名龙旋、福州陈克瑄名鸿猷、无锡郑紫山名廷桂、武林韦念南名渡、福州翁辅生名德昌、无锡华苍崖名衮、会稽陈易佩名元图、金陵林贞一名起元、上虞屠仲美名士彦、福州何明卿名士凤、泉州陈云卿名雄略、宁波沈斯庵名光文
10、施世纶是什么人?
施世纶(1658-1722),字文贤,号浔江,晋江县衙口乡人,后被编入清朝汉军镶黄旗。他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不畏权贵,勤于民事,在民间素有“施青天”之誉。有人以其遗闻佚事创作了小说《施公案》,《施公案》标志中国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的合流。施世纶不仅官声好,诗歌水平也高。《克澎湖》一诗对父亲施琅功业的崇拜跃然纸上。
11、如何评价唐景崧的功过?
台湾初期抗战失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而军队腐败、纪律松驰、训练不足则是失利的主要症结。唐景崧作为这一时期当地最高负责人也难辞其咎。尽管如此,唐景崧在甲午战争中仍不失为一个功过参半的主张抗日的官员。他在清廷决意割台的形势下从容应付,多方筹划,稳住阵脚,渗淡经营,为台湾初期抗战在组织动员、武器装备诸方面作了准备。“总统府”护兵兵变,火烧“总统府”并大肆抢掠。唐景崧在这一天携带巡抚官印,在德国舰船护卫逃离台湾回到厦门。6月7日,在汉奸告密下,台北城外的日军知道台北已成空城,遂长驱直入。其时,当年攻台的日军仅有一万余人,而我军有17000多人,却不攻自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