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篇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出: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爱劳动。
?可是我们发现,有的同学们参加劳动时怕这怕那,怕脏怕臭,有的同学可以说是根本不爱劳动。据调查,现在的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他们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在家里一切都由爸爸妈妈帮着做,连上学放学时书包也是爸爸妈妈帮着背。可见,我们的同学参加的劳动太少了。多数原因是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可是,我们知道,不爱劳动的孩子,他们也很难爱学习;怕劳动,也会怕做作业,怕思考问题。人的能力是要靠培养的,劳动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如果我们现在忽视了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忽视了学做人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机会。
?读一读? ?
故事(一)?????有个男孩子,名叫丁丁。他非常喜欢画画,可就是不爱劳动。早晨,妈妈又要做饭,又要扫地擦桌椅,可丁丁趴在桌上只管画画,连头都不抬。妈妈招呼他:“丁丁,来帮妈妈一下。”丁丁说:“不嘛,我正在画‘大家动手在劳动’的画呢!”很快,画完了。他把图画拿给妈妈看。妈妈举起画,说:“画得很好,不过这个擦桌子的小男孩儿是你吗?我可从来没见你干活儿呀!”这番话说得丁丁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原来他画的是一家人劳动的场面:奶奶在炉前烧饭,爸爸在搬煤气罐,妈妈在洗衣服,丁丁在擦桌子,连家里的小花猫也在捉老鼠。妈妈见丁丁脸红了,便对他说:“丁丁,你看所有的人都得劳动,连小花猫都要捉老鼠。不这样,大家怎么生活呀?你要记住:不劳动就没饭吃,没衣穿。所以要从小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做一个有用的人。”
故事(二)
1961 年11 月, HYPERLINK /search?word=%E5%BD%AD%E5%BE%B7%E6%80%8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彭德怀回到了故乡——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他看着童年时代就十分熟悉的家乡的山水草木,看着阔别多年的父老乡亲,感到格外亲切。回想在战争年代,乡亲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承受了极大的牺牲,终于盼来了全国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想到这里,彭总不由得感慨万千:“是呵,苦了多少年的乡亲们该过过好日子啦!” HYPERLINK /search?word=%E5%BD%AD%E5%BE%B7%E6%80%8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彭德怀来到了响塘区南谷 HYPERLINK /search?word=%E5%85%AC%E7%A4%BE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公社的陈蒲大队调查。午饭的时间到了, HYPERLINK /search?word=%E5%BD%AD%E5%BE%B7%E6%80%8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彭德怀没有到“公共食堂”去 HYPERLINK /search?word=%E5%90%83%E5%A4%A7%E9%94%85%E9%A5%AD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吃大锅饭,而是撇开随同人员,独自一人来到离食堂不远的贺老伯家里。刚跨进屋,迎面扑来阵阵烟雾,只见贺老伯正蹲在灶下烧火做饭。彭德怀关切地凑上去问:“老伯,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饭?” 老伯没好气地说:“有什么饭吃!只因彭德怀要来调查,大队才开食堂饭的,还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凑这个热闹,真是打肿脸充胖子!”彭德怀一听,话出有因,顺手将锅盖揭开,只见锅里蒸的是糠粑耙。彭德怀抓起糠粑粑就吃,那粗糙、苦涩的糠直刺喉头,确实难以咽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窝里充满了泪花。 回到故居,彭德怀召开了社员大会,他说:“我是讨过饭的,是饿怕了的,可那是旧社会。如今,我们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应该抓紧时机开荒种粮,生产自救,把穷队变为富队,不应该再有人饿肚皮了。我这次回来是当社员的,队上要安排我出工,不安排的话,我就邀请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说干就干,从那以后彭德怀就与社员一起参加集体劳动,他特别提倡开田,在工余时间还动员侄儿一道去开田。侄儿望着两鬓斑白的伯伯劝道:“你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还开什么田啰?”彭德怀风趣地回答:“年老骨头枯,正好做功夫!别说我年老,做起事来,还可以跟你们小青年比一比呢!”说完就捋起衣袖,用他那曾指挥过 HYPERLINK /search?word=%E5%8D%83%E5%86%9B%E4%B8%87%E9%A9%AC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千军万马的手,挥锄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