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军事高技术—航天技术.ppt

发布:2019-08-05约3.43千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航天技术 军用通信卫星: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微波中继站和接力站,接收,放大,发放 特点 通信距离远 1/3地球 通信容量大 传输质量高 机动性能好 生存能力强 36000km地球同步卫星 导航卫星:以固定的频率,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向地面发送导航信号,地面用户接收和处理这些信号,确定位置。 军事上:为飞机、舰艇、坦克等进行精确导航定位,减少航行误差;用于武器制导,提高武器的命中率。 军事航天技术 我国航天技术 我国航天技术 我国航天技术 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援中,性能稳定的北斗一号一度成为灾区唯一的对外联络手段 我国航天技术 小鹰号 独立号 96年台海危机 解放军向距离台湾附近的东海海域发射了3枚导弹,以示警告。第一枚准确命中目标,第二枚和第三枚导弹突然无法追踪,最终导致导弹大大偏离了原定的落点范围。事后分析:两次发射失败可能是由GPS信号突然中断造成的。 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跟踪,从而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威慑。 我国航天技术 “使命行动—2013”跨区演习中,北斗为透明战场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航天技术 我国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 2013年5月22日,巴基斯坦已成继泰国、老挝、文莱、缅甸之后的第五个使用“北斗”系统导航的亚洲国家。泰国和巴基斯坦这两个美国在本地区的战略伙伴愿使用中国的“北斗”而不用美国的GPS。 2013年9月9日,北斗导航系统加速进入东盟 泰国筹建150个地面站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 (三)空间武器系统 反卫星系统 反导系统 航天技术 反卫星系统:攻击卫星的武器系统,通过攻击卫星,夺取制信息权。 方法: a 、地面武器系统摧毁对方卫星 b 、卫星拦截卫星 c 、航天飞机俘获 b 、卫星拦截卫星 航天技术 航天飞机利用机械臂回收卫星 宇航员抓住卫星,准备修理 航天技术 1984年4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图为航天员正在把回收后修理好的太阳活动峰年观察卫星重新施放出去 航天技术 反导系统:反击导弹进攻,使导弹突防失效的系统。 反导方式:以导弹截击导弹 用激光一类的新概念武器摧毁导弹 2010年1月11日,中国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2013年1月27日,中国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 美军PAC-3“爱国者”导弹拦截来袭弹道导弹示意图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 激光炮拦截示意图 1959年,美国发射过一颗卫星,距地球112km,这颗卫星发射的很成功,但是围绕地球转了一圈后就掉下来了。 这是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它没有真正脱离无阻力飞行的环境,所以就掉下来了。 严格说,必须把卫星运行轨道选择在120km以上的空间,它才不会掉下来。 多级火箭:由几个火箭组合而成的运载火箭。单级火箭速度只有4-7km/s 军事高技术 ——航天技术 又称空间技术,把人造天体送上太空,以探索、开发、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分为发射技术、运行测控、回收技术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 1.航天技术发展概况 2.航天基础知识 3.军事航天技术 4.我国航天技术 5.发展航天技术的意义 几个概念 航天技术发展概况 航空:在地球周围稠密大气层以内的飞行活动(飞机、气球) 航天:在稠密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飞行活动(人造卫星、载人飞船) 航宇:太阳系以外的飞行活动 卫星: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自然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在一定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并完成一定使命的人造天体,也称人造卫星 1957-今 5000多飞行器 航天技术发展概况 苏联 美国 中国 第1颗人造卫星 1957 1958.01.31. 1970.04.24. 第1位宇航员进太空 1961 1961.05.05. 2003.10.15. 第1个地外天体软着陆 1966 1966 2013.12.14. 二、航天基础知识 航天基础知识 卫星绕地球运转所具的条件 ①速度(离心力>向心力/重力) ②高度(空气密度、摩擦生热) 航天空间100-120km 地球 二、航天基础知识 航天基础知识 2013年12月9日 航天基础知识 2013年7月2日 发射卫星的方法 卫星上天手段 ①多级火箭发射 ②航天飞机发射 ③飞机发射 航天基础知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明朝火龙出水) 航天基础知识 南非RSA系列火箭 1998年8月31日,朝鲜,大浦洞1型远程弹道导弹 近地点218.82公里、远地点6978.2公里 ①多级火箭发射 ②航天飞机发射 航天基础知识 ③飞机发射 宇航员正在货舱内修理捕捉回来的卫星 1984年4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图为航天员正在把回收后修理好的太阳活动峰年观察卫星重新施放出去 航天基础知识 中国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内陆发射基地受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