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刍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刍议
摘要: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着教学条件落后、缺乏外部语言环境等问题。需要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自主性道德教育;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与学生间的交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与语言环境。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教学中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成长等。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承担着“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历史任务。在新时期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更要以素质教育为主,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农村中学更为严重。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条件的制约
在大部分农村学校, 可用于英语教学的实物投影、多媒体教室、电子教案、校园网等的先进教学设施严重缺乏,远远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在通常的课堂教学中,只靠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来完成整个课堂教学任务。教学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着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尤其是对于《新课程(英语)》教材,它们的设计编排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与丰富的原本课程资源,没有这些辅助实施,教师便失去了向学生展示信息的平台。
2、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口语能力普遍较差。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较差,英语口语教学贯彻不彻底;教师的教法单一,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科研水平与专业能力止步不前等等。
3、缺乏外部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对于学习语言者有决定性的的重要意义。学习者如果处于目的语言环境中,那么可以就像母语学习一样自然与彻底,口语也就不存在问题。但是,农村学生存在着英语学习语言环境的严重缺陷:课堂上除了简单的口语课外,其他时间使用英语的机会极少;受应试教育的制约,阅读课、复习课老师一般用汉语精讲词汇和语法,虽然学生的应试能力可以达到很强的程度,但是口语交际能力几乎为零。
二、应对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应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以尊重学生为基础,以平等的身份为基础与学生相处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学而教,而不是为教学而教;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我价值就在努力过程中实现。教师应处理好英语教学与应考的关系,教学目的是学与用而不是考。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必须有这样的理念,才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
2、精心组织教学,进行自主性道德教育。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比如在学习“Whats wrong with you?”这个交际用语时,可以设计病人在医院看病的情境。模拟的语言情境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自主性道德教育融汇于其中。
3、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情感沟通是一种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师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教师要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情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尽量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往往是受教育者和施教者的关系,教师在人格上总是凌驾于学生之上,并心安理得地以各种借口束缚、压抑、强迫学生,在许多方面剥夺他们的自由和自主。这种师生关系基础上的教育必然产生师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处在这种氛围中的教学经常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师生双方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尊重,实现以诚相待,真心沟通,鼓励、引导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4、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创造语言环境。
根据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外部语言环境缺乏的问题,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引导者,要积极探索、注重实践,创设交际情境,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语言在本质上是用来交流的工具,而运用工具的是人,是学习者、是学生。而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彼此更容易交流。激励学生与学生进行交际,往往收效甚好,我们可以引导、加强学生间的英语对话练习。为此,我们可以建立英语交际活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