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文阅读解答方法.doc

发布:2017-06-11约小于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文阅读解答方法:转换 例一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俞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俞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2002年全国高考题) 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例二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2001年全国高考题) 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例三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2003年全国高考题) 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报 秋 宗璞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