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平时作业 .pdf
刑法学平时作业
刑法学(本补)第1次平时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直接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
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
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2、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首先,犯罪未
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在确
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
轻处罚。
3、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
种概念,表示“对于现实不法之侵害,为防卫自己或他人之权力所为
之行为”。其与紧急避难、自助行为皆为权利的自力救济的方式。有
一款一个第三人称动作类游戏游戏叫做《正当防卫》。
4、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
域和人的效力。它明确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
5、刑事责任能力
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
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
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
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减弱者,其刑事责任相应地适当减轻法。
6、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
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有溯及力;如果
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7、刑事责任
8、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9、管制
由政府机构制定并执行,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间接改变企
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
10、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
改造的刑罚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根据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构成要件的不同规定,
犯罪既遂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行为
犯危险犯举动犯
2、为了使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的人身、财
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公共利益本人他人
3、我国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____________。”
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4、按折衷分类法,通常将共同犯罪人分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
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5、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
失,而是由于________或者__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
6、教唆不满_18_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7、犯罪人的行为已经具备刑法分则规定的__全部构成要件,是犯
罪既遂。
8、继续犯(或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从开始到终止出于继续状
态的犯罪,继续犯的特点是______与______同时继续和结束。犯罪行为
不法状态
9、法定情节有__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__四种。
10、犯罪客体可分为__一般客体、同类客体__和_直接客体。
11、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_具体人_或_具体物_。
12、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基本上是采取_限制加重_原则,同时兼
采_吸收_和__并科__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13、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是_作为___和_不作为__。
14、刑法是关于__犯罪_、_刑事责任_和__刑罚__的法律。
三、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入题目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在我国死刑适用的犯罪分子是(B)。
①具有民愤的②罪行极其严重的
③屡教不改的④危害国家安全的
2、在刑法理论中,正当防卫的行为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