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滕海波
“不是我要关心政治,而是政治总要管我。”
——罗曼·罗兰
什么是政治?
有人说:政治是斗争!
有人说:政治是管理国家!
有人说:政治是骗术!
从个人角度看政治
从政府角度看政治
从政治制度角度看政治
从世界角度看政治
《政治生活》的课程内容与思路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1931年江淮洪水
一、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98年抗洪,万众一心
同样遭受洪涝灾害,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命运?
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1931年江淮大水,10多万人被洪水吞没。
国民党执政
1998年全国性大洪水,死亡3004人
官商勾结,囤积救灾品牟取暴利,不顾大众。
中国共产党执政
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军民团结,万众一心,共同抗洪。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受尽压迫,社会地位低下。
社会主义新时期,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是国家的主人。
考点一、我国国家性质
国体
1、国家本质: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家类型: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者的统治
由统治阶级性质决定
3、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的国家性质的地位: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考点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特点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民主)。
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只属于统治阶级。没有超阶级的、全民的民主。
人民: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的称谓。人民通常是个群体概念。
公民:法律概念,凡拥有一国国籍的人,都是一国的公民,包括人民和敌人。
人民民主
广泛性
真实性
民主权利
民主主体
法律、制度、物质的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你知道“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与“人民民主”的特点的区别吗?
3、人民民主的特点
十二届全国人大在选出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2%,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0名,占代表总数的20.42%,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占代表总数的34.88%,此外,妇女代表的比例也有较大提高。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妇女代表699名,占代表总数的23.4。
下列材料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什么特点?
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宪法》第二章的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下列材料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什么特点?
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我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为人民民主的实现提供保障。
下列材料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什么特点?
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真实性
下列材料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什么特点?
民主权利的法律保障—真实性
选举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也就是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因选举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均由国家财政开支。
下列材料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什么特点?
民主权利的物质保障—真实性
从1953年我国第一部选举法公布实施到1995年之前,我国农村与城镇每一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选举法将这一比例调整为4:1。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最大特点是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现了中国式民主又一次重大进步。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决议正式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做法没有司法程序作为保障。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后,国家将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下列材料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什么特点?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真实性
台独势力,国家公敌
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7名被告人进行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分别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4、专政的表现:
(1)专政对象——对极少数敌对分子
(2)对敌人专政的表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