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填报时应注意的事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填报时应注意的事项
基础教育
一、学校基本情况(基础基1)
1、行政负责人、业务负责人、经纬度、?上学年参加国家体质健康测试人数(按2014年修订标准)、安全保卫人员、水源、厕所等信息是否填写完整
2、撤消学校是否达标选“否”,学校供水方式选自备水源或网管供水,学校厕所情况选卫生厕所。
3、专职保健人员超过5人的要核实,安全保卫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据偏大的要核实。
4、上学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人数填报的是2015年的数据,要与上报体卫艺的数据一致。
5、学校厕所情况、供水情况一般都是有的,无厕所、无水源的要核实。学校厕所情况选择卫生厕所的,512表中的厕所要有面积。
6、数据核查结果说明及建议(数据异常情况请在此处说明)
7、注意今年“政府购买学位数“的指标变化,及新增“其中:用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位数”。
二、班级情况(基础基2)
1、小学五年制不填写,初中四年制不填写;
2、有生数应该有班数,有班数应该有生数(幼儿园的要相对应比如小班有班数后面要有相应的生数);
3、小学附设学前班(一年),数据要填入大班,混龄班填入大班,按照年龄进行分类填报。
3、中小学每个年级的班数乘于班额的最高数应大于或等于每个年级的在校生数, 中小学每个年级的班数乘于班额的最小数应小于或等于每个年级的在校生数。
三、学生情况(基础基3)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含分年龄)与学籍管理系统在校生数的数据衔接
1、学龄:幼儿园:3-5周岁;小学6-11周岁、初中12-14周岁;高中15-17周岁。是否存在低年龄读高年级或高年龄读低年级情况。
2、幼儿园离园一般为6周岁,部分少数5周岁,离园人数不含中途转出学生数。入园其中女是否漏报。
3、不及龄问题:小学5周岁及以下限制在二年级,初中10周岁及以下限制在一年级。
4、小学招生数与受过学前教育比较(是否漏报)。
5、一年级生数=招生数+重读生。
6、寄宿生、随迁子女、随班就读等指标涉及到上级经费补助,在填报时不要漏报了。
7、少数民族、住宿生、随迁子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随班就读其中女的填报(是否漏报)。
8、预计毕业生数整列与小学六年级、初中高中三年级整列相等。
9、注意: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指标解释新的修订。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连续半年以上,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将其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10、死亡人数与执法股核对,变动表中增加和减少的其他栏填报的数据必须在112表中的数据核查结果说明及建议栏中说明。
11、上年数(总计、女、少数民族)要与去年的数据核对相等。
12、在校生中其他情况及外国学籍学生情况表要认真填报(经常出错),注意今年“华侨”指标解释有修订。
13、毕业生中的随迁子女、进城务工、留守儿童是否漏报。
14、学校城乡类别为城区、镇区的学校,随迁子女应等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城乡类别为农村的学校,只填随迁子女09-11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2-14行不填。(小学:09-11行、12-14行;中学:08-10行、11-13行)
15、学校城乡类别为城区、镇区的学校,农村留守儿童指标不填报。学校城乡类别为农村的学校,要填报农村留守儿童指标。(小学:15行;中学:14行)
四、教师情况(基础基4)
1、填报小学三级职称、年龄女56-60岁、男61岁及以上和本学期不授课专任教师的需附说明。
2、注意低年龄高职称和高年龄低职称的填报
3、上年数(总计、女)与去年数据核对相等。
4、小学的教职工和专任教师应包括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在编教职工和专任教师,991表为小学附设幼儿园专任教师其中数。
5、民办学校不存在代课教师,应全部填报在教职工栏;
6、教职工和专任教师其他情况两张表要认真填报(经常出错)。共青团员年龄应不超过28周岁,在填报时共青团员合计应小于等于422表中的中小学专任教师分专业技术、分年龄表中的3列和4列合计(29周岁以下人数合计)。
7、专任教师接受培训情况其中女不要漏填,如果幼儿园没有男教师那么其中女应与合计数相等;
8、专任教师培训情况表一般都有数据,至少也有校级组织的培训。如果国家级和国(境)外填报有数据的,一定要核实;
9、专任教师分课程、分学历表中外语计列6和英语列7应相等;
五、办学条件(基础基5)
应与会计报表一致,不相符的在112表中的数据核查结果说明及建议栏说明
1、两年数据变动是否超过20%,超过需附书面资料说明原因。
2、校舍建筑面积、占地面积总计、其中绿化用地面积、运动场地面积、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