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人民江苏版)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第10讲+Word版含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0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及美国1787年宪法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备考指导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017·江苏单科,T16)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从题型上看,仍以选择题为主。
2.在命题形式上,可能会推陈出新,新情景、新材料、新设问、新角度会不断呈现。
3.在命题角度上,可能从时政热点或现实问题切入进行考查,试题会体现浓厚的现实感,此外,英国史的考查会趋向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 (2013·江苏单科,T16)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及作用 2.美国的联邦制度及共和政体的确立: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2016·江苏单科,T16)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识点一 “光荣革命”
1.背景
(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发生了两次内战,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1660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了直接威胁。
2.过程:1688年,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应议会之邀率军队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
3.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政治基础。
【深化理解】 对“光荣革命”的认识
从形式上看,“光荣革命”是一场宫廷政变;从阶级本质上看,“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知识点二 《权利法案》
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3.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易错易误】 《权利法案》未实现国王权力的“统而不治”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的制约。后来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知识点三 责任内阁制形成
1.历程
(1)“光荣革命”后,内阁取代枢密院。
(2)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结果
(1)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2)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3.影响:英国成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国家。
知识点四 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
(1)旧选举规则弊端严重。
(2)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的斗争。
(3)欧洲大陆革命浪潮的冲击。
(4)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2.内容
(1)降低城市与农村居民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
(2)取消“衰败选区”,减少小选区的选举名额,并将空出的席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但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知识点五 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原因
(1)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已经完成。
(2)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
2.表现
(1)内阁占用了议会会议的大部分时间。
(2)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取得一部分立法权。
(3)内阁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4)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加强。
【深化理解】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中的“一、二、三”
“一条主线”: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发展和完善。
“两个趋势”: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考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点及作用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前王党分子尼古拉斯·莱斯特兰奇证实,只是由于詹姆斯的朋友们偶然的失误,特别是国王出人意料地未能在国内矗起王家军旗,发动战争,才使英国避免了一场中世纪常见的残酷的内战。
当专制主义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在西方世界似乎都是处于上升的时候,1688年的这种变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不应低估的。
——肯尼斯·摩根主编《牛津英国通史》
史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史料三 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英国的武装部队是“皇家部队”。
——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
1.史料一信息“使英国避免了一场中世纪常见的残酷的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