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及电功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课时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及电功率
考纲解读 1.理解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的内容,并会利用它们进行相关的计算与判断.2.会用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象及U-I图象解决有关问题.3.能计算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电功率、电热.
1.[电阻定律的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B.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理解]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B.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
C.比较几只电阻的I-U图象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象是属于阻值较大的那个电阻的
D.由I=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如图1所示,用输出电压为1.4 V,输出电流为100 mA的充电器对内阻为2 Ω的镍-氢电池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0.12 W B.充电器输出的电功率为0.14 W
C.充电时,电池消耗的热功率为0.02 W D.充电器把0.14 W的功率储存在电池内
4.[对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
B.加11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4 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一、电流: 1.电流的定义式:I=,其中q为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量,t为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
2.微观表达式: 对于导体有I=nqvS,其中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个数,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q为自由电荷的电荷量,v为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
二、电阻、电阻定律
1.电阻: (1)定义式:R=. (2)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电阻定律:R=ρ.
3.电阻率 (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②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③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为零,成为超导体.
三、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2.公式:I= 3.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溶液导电,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四、电功、电热、电功率
1.电功 (1)定义: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电场力做的功.
(2)公式:W=qU=IUt(适用于任何电路).
(3)电流做功的实质: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公式:P=W/t=IU(适用于任何电路).
3.焦耳定律;(1)电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2)计算式:Q=I2Rt.
4.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2)表达式:P==I2R.
考点一: 对电阻、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
(1)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电阻率是反映制作导体的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小的材料导电性能好.
(2)导体的电阻大,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不一定差;导体的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即电阻率小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一定小.
(3)导体的电阻、电阻率均与温度有关.
2.电阻的决定式和定义式的区别
公式 R=ρ R= 区别 电阻的决定式 电阻的定义式 说明了电阻的决定因素 提供了一种测定电阻的方法,并不说明电阻与U和I有关 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 适用于任何纯电阻导体 例1 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成3L长的均匀细丝后,切成等长的三段,然后把它们并联在一起,其电阻值为 ( )
A. B.3R C. D.R
突破训练1 根据R=ρ可以导出电阻率的表达式ρ=,对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率 ( )
A.跟导线的电阻R成正比 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
C.跟导线的长度l成反比 D.只由其材料的性质决定
考点二 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
1.图3中,图线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