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
(3)理解我国政党制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所显示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够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这一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三、教学内容
第一目:共商国是、同舟共济
这一情景导入选择了两个镜头:一是对2003年中共中央就重大问题召开与民主党派协商会、座谈会的回顾,二是引述一位原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的形象比喻。这两个镜头下面提出四个问题,本框的学习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第二目: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1.我国除执政的共产党外,还有八个参政的民主党派
2.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现阶段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1)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A.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其参政的基本点:“一参加”、“三参与”。(尤其要注意第一个“参与”中是“协商”而不是“决定”。)】【参政不能视为执政。 *在人大、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直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物的管理,但不是通过名额分配代表民主党派在国家机关工作的。】
③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这具有中国特色,是对政党制度的创新,不能理解为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
教材插图“团结合作 共商国是”表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B.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①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制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各民主党派才能团结协作。
②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依然具有独立性。
课本P70“探究活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资料,说明各民主党派不约而同拥护和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原因,从而明白各民主党派承认并接受共产党领导不是外力强加的,是他们在经历长期实践的尝试,最终做出的选择。这不仅是探究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政治基础,而且,对于理解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和我国的政党关系也极为有利。
教材仿宋体字部分分析了为什么各民主党派不约而同地拥护和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原因。
各民主党派通过各自的实践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
各民主党派确信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行的。
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动产党的基本纲领。
你能就其中的一点加以具体说明吗?
【各民主党派在成立后的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影响,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共产党是惟一能够具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力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都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中国革命的实践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也需要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共产党能从总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规律,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作出正确的判断,制定出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