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三轮专题突破训练-25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模块: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十五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测试时间:120 分钟)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铁元素有新用途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
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 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英吉利亚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
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
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 20世纪 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
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
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
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 30多倍。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
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海洋
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
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的目的。科网]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
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1、国际科学家小组所进行的研究,其可行性的依据是
A、20世纪 20 年代即已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并已在某些海域试验成功。
C、南极海域在地球海洋中最为“缺铁”。
D、硫酸铁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增加 30 多倍。
2、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
科网]
B、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大气中二氧化
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
C、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温室气体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减少大气中二
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将更显著。
D、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温室气体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吸收温室气
体,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3、对铁元素的新用途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海洋,促进海洋微生物的生长。
B、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南极海洋,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
C、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海洋,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从而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D、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南极海洋,提高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从而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 题。
鲁迅不应该离我们远去
但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
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
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却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
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经受鲁迅的拷
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
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的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
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 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
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连歌德都不例外。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
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
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
于此,因为虽然 60 年过去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
没完成,毒化民族灵魂的阿 Q精神仍在蔓延滋生。虽然舞台的阿 Q已经被喜剧家们变成形象
委琐的小丑,在青年观众的嘲笑声中退场了,生活中的阿 Q却西装革履地作为弄潮英雄闪亮
登场了,在人们歆羡的目光中臂挽着高学历“小秘”,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