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尾座体课程设计说明书详细分解.doc

发布:2016-06-06约6.53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工艺A》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易 飚      目 录 第一章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3 1.1课程设计目的 3 1.2 课程设计课题 4 1.3 课程设计要求 4 1.4 课程设计工作量 4 第二章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毛坯图 4 2.1 零件图分析 4 2.2 毛坯选择 5 2.3定位基准选择......................................................................................................6 第三章 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6 3.1 加工方法分析确定 7 3.2工顺序的安排 8 第四章 零件加工工序设计 11 工序10: 钻Φ15mm孔 工序20:粗铣基准面A与底部Ra=12.5μm的凹槽面 2 工序30:粗基准面B 工序40:粗铣圆柱体左右端面 2 工序50:粗铣右端面 2 工序60:粗铣凸台面 2 工序70:铣2×2的槽 2 工序80:钻孔和攻M6的螺纹 2 工序90:钻Φ14mm孔,锪Φ26×1的沉头孔 3 工序100:扩孔粗精铰至Φ16H7孔精铣基准面A精铣基准面B精铣圆柱体左右端面Φ17H7...........................................................................................14 工序160:配刮底面A和斜面B...................................................................................14 第五章 总结............................................................................................14 参考文献工序: 15 第一章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1.1课程设计目的 1.2 课程设计课题 1.3 课程设计要求 2.1 零件图分析 尾座体零件图 尾座体共有三组加工表面,其中两组位置要求 以14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14mm的孔以及26×1的沉头孔和粗糙度为Ra=12.5μm的凹凸面。 以基准面A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表面包括Ra=1.6μm的基准面A和基准面B,Ra=12.5μm的凹槽底面和Ra=6.3μm的右端面和Ra=12.5μm的下端面。 以17H6孔位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17H6的孔以及1×45°的倒角,左右端面和M6的螺纹孔,其中主要加工面为17H6的孔内壁.。 第二组和第三组加工表面有位置度要求: φ17H6孔圆度公差为0.003mm φ17H6孔圆柱度公差为0.004mm φ17H6孔中心与基准面A的平行度公差0.005mm Φ17H6孔中心与基准面B的平行度公差0.005mm 由此分析,先加工第二组加工表面。 根据零件图可知、主要进行导轨面的加工、孔加工和表面加工、钻孔、攻丝,孔的精度要求高。该零件属大批量生产,在加工时为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设计加工零件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3.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像机床尾座这样的零件来说,选择好粗基准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可以使零件的各种加工余量得到保证。对于一般零件而言,以加工面互为基准完全合理;但对于本零件来说,如果以17的孔为粗基准可能造成位置精度不达标,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现在选择不加工的Φ35外圆表面和零件外表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两个锥套夹持Φ35两端作为主要定位面以消除五个自由度,再用一个支承板支承在前面用以消除一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用来加工工件的底面。 对于精基准而言,主要应考虑基准的重合问题。这里主要以已加工的底面为加工的精基准。这样可以使设计基准跟工艺基准重合,不再需要尺寸链的计算。 2.2 毛坯选择 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工顺序的安排 工序01:钻Φ15mm孔 工序02:粗铣基准面A与底部Ra=12.5μm的凹槽面 工序03:粗铣2×2的槽 工序04:粗铣基准面B 工序05:粗铣凸台面 工序06:钻Φ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