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讲述.ppt

发布:2017-05-08约1.48万字共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 主讲人:郭 汉 追求健康是人们共同的愿望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身心健康需求显得越来越烈。 然而,现代高科技,一方面给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障设施,另一方面它也给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一些负性的影响,如运动不足症、亚健康、现代“文明病”等。针对这些负性影响,有些人采用吃药、打针和吃补品等方法,有的人则采用体育健身的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一、什么是真正的健康 1、身体健康的标准 吃 得 快 睡 得 快 便 得 快 行 得 快 说 得 快 2、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 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 正确的自我意识 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与社会协调一致 保持完整与健康的人格 3、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协调的人际关系 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千万不要在你不感兴趣的领域里追求成功 体育不仅可以释放负性能量,还可释放负性情绪 二.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 体育运动被誉为“行为艺术”、“热血运动”、“挑战自我运动” 成功者的一生多伴有体育运动 著名企业家霍英东喜爱飞泻直下的滑雪运动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热爱长跑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喜爱策马扬鞭的马术运动 尤其是自幼得过小儿麻痹症的罗斯福总统一生坚持游泳运动。体育运动不仅挽救了他的身体,也成就了他的政治生命。 一、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意义 二、健康的基本要素 三、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 四、科学健身需遵循的一般原则 五、怎样科学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 一 、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意义 1.生命在于运动 许多伟人的事例证明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意义 毛泽东于1917年4月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这是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份体育文化珍宝,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毛泽东公开发表的最早的文章。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运动可以“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为俱泰。”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而他本人也正是看到了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在青少年时期,就坚持锻炼身体,如爬山、爬树、游泳、徒步远行等。到1966年他73岁高龄时,仍能横渡长江,这与他平常运动有密切关系。 普京是一名狂热的柔道爱好者,曾获得圣彼得堡柔道大赛冠军。普京对柔道可谓“情有独钟”,他曾说过:“当我一踏上柔道垫,感觉就像回家一样。”他还喜欢滑雪。热爱运动的他与嗜爱喝酒、疾病缠身的前总统叶利钦形成鲜明对比。普京表示:“体育运动发展的水平无疑反映了国家的发展水平。不运动,就无法谈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无法谈及国家的兴旺。” 在参加了《与普京一起学柔道》教学片发行仪式后,普京当天视察了圣彼得堡,这里正是他56年前出生的地方。 2012年再次竞选俄罗斯总统 2.现代生活的特点 ①精神过度紧张 ②身体运动不足 ③公害问题严重 ④营养过剩和肥胖 ①精神过度紧张 以传送带、自动化及网络为代表的生活方式,不仅夺去了劳动者自身劳动生产的喜悦,反而增加了厌倦感。 另外,由于追随机器工作,还要跟上高科技发展的节奏,人们的精神紧张程度越来越高,增加了精神的疲劳。 还有,在社会生活中,随着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交通混杂,噪声增加,以及为了生活、生存而带来的激烈竞争等,均是造成使人容易疲劳的因素。 ②身体运动不足 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统计,全球每年因与缺乏运动有关的疾病导致200万人死亡。仅美国一国即占30万人,仅次于吸烟造成的死亡数。 ③公害问题严重 以空气污染、水质污浊和噪音泛滥等为代表的公害,目前在我国也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我们不仅是要努力清除这些公害,而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战胜这些公害的体力和能力。(不能改变环境就要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④营养过剩和肥胖 过去50年里,我国的膳食营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体质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变化更为明显。 我国的饮食习惯正日益西化,比发达国家更快。城市居民来自脂肪的能量已达33%。 我国的膳食变迁将会或正在走向危害健康的方向,并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营养过剩所引起的超重和肥胖及与此相关的慢性病增加很快。与20年前相比,超重及肥胖增加了3倍,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5倍,肿瘤的死亡率增加了三分之一。 目前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长给孩子吃很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而维生素、矿物质普遍缺少,由于维生素A、钙是眼球发育必须的元素,一旦缺乏会使眼眶内压力增大,进而导致眼球外凸,前后距拉长,形成近视,这也是目前很多儿童虽然眼部并没有器质性病变,但依然表现出弱视等视力低下情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