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及防治知识讲座讲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从太平洋东海岸的智利一直延伸到太平洋西南岸的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这条地震带地壳构造运动非常活跃,地球上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这条带上,我国的台湾省就位于这个地震带上;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西起地中海,经过土耳其、中亚细亚、印度的北部、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会合。地球上每年大约要发生500万次地震,平均不到10秒1次。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地震不到总次数的1%。强度能够达到破坏建筑物的地震每年只有十几次。我们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在中华文明史上有过多次地震灾害的记载。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测出地震方向的地震仪。据史料记载,我国已经发生3000多次4级以上的地震。; ; ; 地震次生灾害之——海啸
地震次生灾害泛指由地震运动过程和结果而引起的灾害。如地震沙土液化导致地基失稳而引起的建筑物倒塌,地震使水库大坝溃决而发生的洪水,地震引起斜坡失稳而造成的崩塌、滑坡等灾害,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的水灾、地震火灾等等。下面和大家着重探讨一下有关海啸知识。
所谓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或海底火山等)引发的巨大破坏力的海浪。海啸的传播速度与水深有关,最快可达每小时数百至上千公里,当海啸开始形成时,其波浪并不高,仅在1—2m之间,在其传播过程中会保持这一波高,只有在快到达海湾或岸边的浅水区时,波高才会突然急剧增加数倍甚至数十倍(例如,1.5m高的海底水体隆起到达海岸时可达30m高的巨浪,日本3.11海啸最大浪高23.6m),携带巨大的能量和由此而来的强烈破坏力,形成一种破坏性巨浪。; 地震数据之最——
世界震级最大的是1960年5月21日智利9.5级地震;
中国震级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6级地震;
死亡人数最多的是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83万人;
中国波及范围最大的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级大地震,地震重创中国约50万平方公里大地,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震感,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首都河内,日本、菲律宾等国均有震感。
西太平洋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里氏9.0级。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130公里以外的西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根据日本官方统计(截止3月25日11时),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0035人死亡,17443人失踪。(注意3.11地震仅是日本地震观测史上最强的地震) ;六、地震; 1999年8月13日,某市普降暴雨,总降雨量达295.3mm造成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及地质灾害,老城区被淹,7.78万群众被围困,同时发生了大量地质灾害。照片为该地区发生长约2公里的泥石流,造成13人死亡,1人失踪,17人重伤,倒房32间,直接经济损失430万元。; 2000年9月1日,某地区因暴雨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数百起,死亡52人,失踪8人,直接经济损失约4亿元。; 2001年6月18日至19日,某县宝顶山地区因暴雨引发8条泥石流,直接损毁面积44km2,共造成61人死亡,3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3.3亿余元。; 2002年8月7日—8日,某市北湖区2个乡等地发生2400余处崩滑流地质灾害,因灾死亡38人,倒塌房屋2000多间,损毁稻田3000余亩、公路100多公里,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 2003年7月10日5时,某县博爱中学后山发生规模约180万方的岩质滑坡,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735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500万元。 ; 2004年6月23日凌晨1时至下午2时,某市普降暴雨,引发大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3人死亡(另外因洪水冲垮房屋死亡2人),伤3人,6人失踪,毁坏房屋74栋,损坏公路10830米,稻田141亩。 ;液化气泄漏
位 置; 2005年5月31日20:40至6月1日9:00,某市所辖的某县地段降雨总量为285mm,其中短时最大三小时降雨254.1mm,从而引发特大山洪以及群发性地质灾害。造成该县太芝庙、潭府、陈家坊3个乡镇47个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量摧毁、房屋倒塌,交通、电力、通讯全部断绝。 ; 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 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