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路基防护工程挡土墙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改最终版w路基防护工程挡土墙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改最终版w.doc

发布:2016-12-29约9.85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36省道江拔线新昌段公路改建一期工程第一标和段施工图纸。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G F80/1-2004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路线经新林乡堂家洲、扁石、碇岭脚、龙皇堂、祝家庄、大坪头、竹岸,起点桩号为K7+800,终点桩号为K16+000,全长8.2km。本工程所选用的路基防护工程主要有:浆砌片石护坡、护脚墙、挡墙。共有M7.5浆砌片石4005m3、M7.5浆砌块石2982 m3C20片石混凝土5570 m3、C20混凝土压顶63 m3、C20片石混凝土基础1747m3。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施工人员熟悉图纸、规范,并对施工现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研究。 (2)测量人员进行施工放样。 (3)对现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4)试验人员进行对原材料试验和配合比试验。 2、生产准备 提前准备各类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及各种机械设备的调试工作。 临时设施完成,用水用电满足施工要求。 3、物资准备 材料人员应提前做好各种材料、机具、周转材料等各种物资的采购工作。 4、材料试验 进场材料(水泥、砂子、石子)要进行原材料试验,经过承包商自检,监理抽检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方可使用。 石料: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标号,石质应均匀,不宜风化,无裂纹。 片石:厚度不应小于15cm,用作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 块石:应形状大致方正,厚度20—30cm,宽度约为厚度的1.5—3.0倍。块石用作镶面时,应由外露面四周向内稍加修凿,后部可不修凿,但应略小于修凿部分。 5、砂浆 砌筑用砂浆的类别和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其配合比由试验确定,施工中可采用质量比或体积比。 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标准宜符合砼工程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砂浆中所用中砂或粗砂,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MM,砂的含泥量达到砼用砂标准。 6、浆砌片石 片石应分层砌筑,宜2~3层砌块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水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较大的砌块适用于下层,砌时应先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填塞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缝的小石片支垫。 7、浆砌块石 石块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应大致相等,一律外侧定位行列和镶石块,应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砌缝高度不应大于3cm。 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c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4cm。 施工工序及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工序:(见施工框图) 2、填方路基边坡 本工程所选用的防护类型主要有:浆砌片石护坡、植草灌、土工格栅、框架植草防护、挡墙、护脚墙等。一般填方边坡高度H≤6m时,直接采用植草灌防护;当边坡高度6<H≤10m时,边坡上部4m高度范围内采用植草灌防护,下部采用土工格栅防护;当H>10m时第二级边坡采用框格植草防护。 高填方路段:对于高填方土石混合料路基边坡,采用浆砌框架植草防护。为了便于养护,需设置检查梯道,长度小于200m的路段在路段中央设置一道,大于200m的路段每100m设置一道。 沿河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护脚、浆砌片石护坡或挡墙防护。采用浆砌片石护脚护坡部分受流 挡土墙基坑开挖 挡土墙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后,基底整平夯实,做成向外倾斜3%的坡,挡土墙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部分路段不能满足时可夯实地基或采用扩大基础,并作承载力试验,确保地基强度。 基础砌筑程序 a、当基础开挖完毕必须对基底土进行土工试验,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并进行整理,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砌筑基础,砌筑时应自最外边缘开始,砌好外圈后,且保证丁顺结合,填砌腹部。 b、当基底为土质时,砌底层石块可不铺座灰浆,石块直接干铺于基土上,当基底为岩石时,则应铺座灰浆砌石块。第一层砌筑的石块应尽可能挑选大块的,平放铺砌、轮流丁放或顺放,并用小石块将空隙填塞,灌以砂浆,然后一层一层平砌。每砌2-3层就要找平后再砌。 c、当基础砌筑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平面位置和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后,再砌筑墙身。砌筑前将基础顶洗刷干净。砌筑时,先铺砌角隅石及镶面石,然后铺砌帮衬石,最后铺砌腹石。角隅石或镶面石和帮衬石互相锁合,帮衬石与腹石应互相锁合。墙身砌筑过程中,经常进行各部尺寸的校核,以确保各部尺寸的正确。 d、如果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将石块提起,把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新铺砌在新砂浆上。 e、在砂浆凝固前将外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