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综合性学习复习经验介绍.doc

发布:2018-02-03约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综合性学习复习 蓝雅玉 综合性学习是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的重要的语文课程。它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通过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语文课。 一、类型与方法 第一、语言创作类 ①编拟、赏析广告语或标语; ②创作或赏析对联; ③编写祝福短信、跟帖; 【创作】广告语、标语、短信对修辞手法尤其是对偶、比喻等要求较多,尽量让学生用对称的动宾+动宾的形式创作,跟帖要有真情实感。 例: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推广普通话) 【赏析广告语对联】形式上着重抓住句式、修辞手法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赏析语言特色;内容上多为一语双关。 ④主题访谈; ⑤辩论、演讲、颁奖词、开场白、串词; ⑥风景名胜景点介绍。 要求学生做到:语言要有说服力和条理性,一定要注意前有称呼、谦语和敬语,后有号召性、鼓动性的语言,句式上可多采用排比句,力求清新优美,热情洋溢。 第二、材料整理类 ①语段压缩(一句话新闻); ②给消息拟标题; 方法初探: 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多用提问法(主谓式):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 ③材料的整合与探究。 方法初探: 第一步:审清题目,读懂材料。 第二步:分析材料,提炼要点。 第三步:合并同类,筛选信息。 第四步:提炼观点,归纳结果。 第三、图文转化类 ①表格分析; ②对图表、漫画、标志等的解读。 方法初探: ①圈画出表格标题中的概括性词语、对象,以及表头中的限制语(时间、地点、范围等)。 ②根据活动主题及题干要求确定数据的分析角度 ,用一些概括性词语写出规律、趋势、现象等。 ③组合①、②中的关键词,将句子写通顺。一般不出现具体数据。 注:常见的概括性词语有:多数、少数、大部分、增幅、降幅、发展迅速、越来越……等。 口诀式: 图文题目要看清,答案提示在里边; 注意表头和表脚,纵比横比都需要; 找出规律和走向,细节一个不能少; 语言简洁和客观,忠实图表不夸张。 第四、活动参与类 1、拟活动方案或计划;(区分清楚活动方式和活动方案): 【活动方式】主要是指本次活动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去设计: 听——听报告、听名家讲座等 说——演讲比赛、辩论赛、讨论会等 读——读书读报、诗歌朗诵比赛等 写——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黑板报等 【活动方案】主要是指活动的计划或活动的程序。 提醒学生注意:一个详细的方案应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前准备、活动过程、辅助性活动、注意事项等。简要的方案只要写出活动的操作过程就可以了。 【活动过程】主要包括的环节: ①设计方案:A 确定具体内容。B 选择活动方式。 ②开展活动:按前面设计的方案具体实施。 ③成果展示:将开展活动的结果用恰当的形式向大家汇报。 ④归纳总结:活动结束后,对经验和不足的地方进行总结。 提醒学生注意:表述时要分点陈述 2、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 方法初探: 自创引用,形式多样; 扣住主题,明确要求; 运用修辞,生动活泼; 注重押韵,易记易诵。 句式整齐,语言简练。 要求: ①言之有“礼”,即采用得体的礼貌用语,根据题意,必要时加称呼。 ②言之有“物”,即语言力求清楚明白。摒除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 ③言之有“序”,即说话有顺序 , 不颠倒混乱。要注意事物内在联系及因果关系 , 力求意明句畅。 ④言之有 “节 ”, 即答题要满足试题要求,简明作答 , 字数适中 , 标点恰当。 二、训练方法 分析了本次模拟考试得失情况,第五题综合性学习的第2、3小题满分为4分,我们的学生总平均分2.16分,失分主要原因在语言表达不清楚、不够凝练简洁,所以我们下一步的训练设法初探: 1、复习中每一种形式做二到三个题目训练。主要是语言表达的训练。 2、以《中考导航》的专题训练为主,做相应的专项练习。 3、坚持每天一种类型训练一个题,多做了印象深,做多了就能巩固。 三、复习中要注意的问题 1、活动设计方案的注意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活动方案应该包含的内容 ②确立的主题必须符合题意 ③方案要分步骤,不要混杂在一起,至少有三个步骤,每个步骤要具有可行性 ④心中明确设计每一步骤的理由,内容,目的,视题目要求决定是否作答。 2、文字材料类探究题 考题形式: ①阅读相关材料,筛选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②结合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提炼观点,得出结论。 ③阅读几则材料,结合个人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 解题的方法: ①同中求异法:相同的材料,从它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探究结论,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我们从相同材料中寻求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正确绝伦。 ②异中求同法:相异的材料,有时形异而实质是相同的,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