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地区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模拟滚动练习试题人民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历史滚动练习1
24.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加财产分配;到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A.嫡长子权力日益衰落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封建家长制下家长的权力日益巩固 D.传统家庭观念解体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世界史纲》的作者乔治·韦尔斯说:“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於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集权,统治有度 B. 科举取士,统治有人
C.儒学独尊,统治有序 D. 制度创新,统治有方
章开沅先生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这里的“同归”最有可能指的是
A. 民主政治的追求 B. 向西方学习的实践
C.救国救亡的时代任务 D. 个人命运的选择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 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B. 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 不同文明在相互收融中趋于同一
右图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的一幅作品。下列表述与这幅图寓意相符的是
A. 列强扶植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B. 日本对国民政府实行政治诱降
C. 日本扶植清末代皇帝建立伪满洲国
D. 日本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
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对这一时期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B. 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 D.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中共一大会址 井冈山会师 中共七大会场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历史学者姚海在《俄国1917 年的“电报革命”》中写道:“俄国1917 年二月革命在首都彼得格勒是以工人和卫戍部队的起义取得胜利的。但在外省和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接受了彼得格勒革命的事实。”学者把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A.二月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列宁当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夺权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二:“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