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七)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这种看法不对。 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捍卫“人权”和维护“正义”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轰炸,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原则。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不仅侵犯了南联盟的主权,给南联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灾难,而且对欧洲与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威胁。 因此,美国所谓的“人权”和“正义”,是美国企图利用它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实施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实现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 我们一定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五、科索沃战争: (1)概况: ①1999年3月24日开始,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用兵,持续了78天的轰炸,南斯拉夫联盟不得不全面让步,接受和平协议,彻底丧失了对科索沃的控制权。 ②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侵犯中国主权 有人认为北约是为了维护人权和正义才轰炸南联盟的,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科索沃战争说明了什么? 1、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2、科索沃战争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国际地位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威助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l)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如科索沃战争、巴以冲突;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二战后美国一直想称霸世界,冷战时期(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防止共产主义扩张),冷战后(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3)恐怖主义。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①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②各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因此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③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全球范围经济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3、 表 现 1995年WTO的建立 ★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全球化趋势加快。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越富,穷国越穷。 ——卡斯特罗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克林顿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 ----习近平 具体表现 重要表现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利:1、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2、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 弊:1、 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一些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到发展中国家; 2、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双刃剑 三、中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1、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2、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3、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1年,在上海召开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 2.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迅速,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③形成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更为迅速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性原因是: A.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先进成果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调节C.国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发展经济D.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赚取高额利润 4.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A.美国民权运动高涨 B.斯大林模式日显弊端 C.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制约 D.法西斯势力日趋猖獗 C B C 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杠杆是:①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 ②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充分利用科技成果 ④加强国际经济联系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19世纪末的最大不同点是 : A. 借助新科技成果 B.发展新兴产业C. 利用政府力量 D.德、日发展迅速 7.1965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宣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