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等教育产品属性及其资源配置改革研究……汪开寿.doc

发布:2016-10-15约7.0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等教育产品属性及其资源配置改革研究 汪开寿 (安徽省教育厅信息咨询中心,安徽 合肥 230061) 摘 要: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A Study of the Attributes of Higher Education Products and the Reform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WANG Kai-shou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Anhui Province,Hefei,Anhui 230061) Abstract:The concept that education is a purely public product leads to a governmental monopoly on education; inadequate financing,however,results in imbalance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China’s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should follow the market scheme. 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shared by more parties,a competitive market for higher education fostered, privately-ru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ed,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ed,educational funding restructured,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 established. Only in this way will the efficiency in the uti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be raised. 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resources; allocation policy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真正达到“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符合透明性原则(资源配置的标准和机制应确定且公开)、公平性原则(资源分配均等、不同投资主体所办高等学校的公平、公共资源从富裕流向贫困)、效益性原则(资源配置要有利于激励高等教育系统在资源筹集和使用方面提高效益)、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的原则等。笔者认为要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必须对高等教育产品属性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因为高等教育产品的性质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投资资源配置方式。本文正是基于高等教育产品属性的研究,提出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改革路径。 高等教育属性的确定事关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供给和管理的职责与权限,事实上,它是界定政府与市场在高等教育领域职责范围的重要理论依据。循着教育公共性的一般判断,政府是教育供给的主要责任人。事实上,中国几十年来的免费高等教育,就是在“教育是纯公共产品”的理念影响和指导下促成的。也正是这一“指导思想”,将具有“支出偏好”的政府推向了尴尬的境地,导致某些地方政府陷于信用危机(地方财政不能保证正常的公共教育经费,致使公共教育难以为继)并产生“教育贫困”现象。广义的教育概念是指人们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全部过程,包括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分析,教育投资涵盖学校教育投资、在职培训投资、健康投资、积累经济信息投资以及职业转换和移民投资等,其中,非教育投资占人力资本投资总额的一半左右。因此,学校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教育的终结,相反,教育会伴随人们走过终身。与一般产品不同的是,高等教育产品具有消费性和投资性双重特征。高等教育成果产品是投资的产物,其投资收益包括私人收益和公共收益。经济组织聘用大学生需要支付工资,且学历越高,工资越高。显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政府干预。对高等教育属性的判断,仅仅从萨氏的经典定义出发是不够的,还应根据特定时期的教育发展环境,尤其是政府的教育财政政策对教育属性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和西奥多·W·舒尔茨通过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远远高于物质资本收益率的结论,由此提出了重要的人力资本理论。西奥多·W·舒尔茨指出:“促使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