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摄影技艺综合教程》教案.doc

发布:2018-07-01约4.1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摄影技艺基础一、课程属性说明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课程代码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所属学科:艺术学授课学期:第3学期学 时: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16学时,学 分:3.5教 材:《摄影技艺综合教程》,刘成新,楮晓红编,中国海洋出版社,2003年9月版参 考 书:《摄影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年《高等摄影教程》,[英]迈克尔·杰·兰福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考核方式:考试评分方法:闭卷考试占80%,摄影作品创作占20%。前导课程:美学基础 二、大纲制定依据《摄影技艺综合教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摄影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课程,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摄影的基本理论、拍摄技术与技巧,而且为以后学习摄像技术与技巧以及电视编导与制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三、课程概要与目的任务1.课程概要摄影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课程,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注重摄影的基本理论,突出应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了解摄影的基础知识,又能初步掌握摄影的技术与方法,完成摄影作品的创作。课程的内容包括照相机的使用、感光材料的知识、摄影测光与曝光、摄影构图、色彩学基础知识、暗房冲洗、放大技术等。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理论和一定的摄影技术与技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摄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完成一定的摄影作品创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如下的教学目的:(1)掌握传统相机与数码相机的结构、原理与使用;(2)掌握感光材料的性能与使用选择;(3)掌握曝光与测光的原理;(4)掌握摄影构图知识;(5)掌握色彩学的基础知识;(6)掌握黑白暗房技术基础;(7)掌握不同专题摄影的技巧;(8)掌握数码技术的应用。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 摄影技艺概论教学要求:介绍摄影产生与发展,摄影的基本特性,以及摄影作品的一般评价标准。要求了解本章介绍的摄影史知识,摄影的基本特性,掌握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摄影作品的一般评价标准在具体实例中的应用。难点是掌握摄影史的基础知识,摄影的基本特性。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一、摄影的产生与发展1.摄影术的产生2.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二、摄影的基本特性1.摄影的基本特性2.摄影的视觉转换3.摄影的艺术和纪实三、评价摄影作品的基本标准第二章 照相机教学要求:介绍传统照相机的结构与工作(成像)原理,以及照相机的选择与使用。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熟练掌握照相机的结构和检查指标。通过理论学习,举一反三对各种类型照相机做大概分析,功能、档次。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一、照相机的原理与结构1.摄影成像原理2.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二、现代相机的电子化与自动化1.现代相机电子化2.电子相机的自动化功能三、照相机的选择与使用1.照相机的种类与选择2.照相机的使用与检查3.现代相机常见的标志第三章 摄影镜头教学要求:介绍摄影镜头的结构与光学特性,以及镜头的分类方法。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镜头的结构及分类依据,根据拍摄要求选择和使用镜头。难点是了解镜头的像差,掌握各种镜头的优缺点。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一、摄影镜头的结构1.镜头与透镜组2.镜头的光圈3.镜头的镀膜二、镜头的光学特性1.镜头的焦距2.镜头的孔径3.镜头的视角4.镜头的像差三、镜头的种类与选择1.定焦距镜头2.变焦距镜头3.特殊摄影镜头第四章 感光材料教学要求:详细讲解常用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分析感光材料的照相性能,介绍黑白和彩色感光材料的种类及其选择、使用和保护。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黑白和彩色负片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通过照相特性曲线的分析,掌握不同感光材料的照相性能指标。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一、感光材料的种类与结构1.感光材料的种类划分2.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3.感光材料的成像原理二、感光材料的照相性能1.感光度2.密度3.反差性4.宽容度5.感色性6.颗粒度7.分辨率与清晰度8.保存性9.灰雾度10.照相特性曲线三、胶卷的种类、选择和使用1.黑白胶卷的种类2.彩色胶卷的种类3.胶卷的选择、使用和保护4.胶卷的DX编码第五章 曝光与测光教学要求:本章为摄影技法之重点,结合前一章理论基础,使学生对感光材料的曝光过程,及曝光量有准确的把握,并能针对特殊的拍摄对象做出曝光补偿。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曝光值的确定,等量曝光组合的合理运用。难点是对特殊亮度的拍摄对象如何根据测光的原理做出曝光补偿调整,从而达到正确曝光。授课学时:6学时教学内容:一、曝光与影像质量1.曝光与曝光值2.曝光对影像质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