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预制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业资料参考
word格式整理
技术交底记录表
编号:
项目名称
中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普安项目部
交底类别
30m预制T梁张拉技术交底
主持人
交底人
接收人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交 底 内 容 摘 要
1、交底范围及设计情况 5、预应力施工中出现的病害及其防治
2、施工工艺流程 6、安全保证措施及文明、环保要求
3、质量检验及控制标准
4、质量保证措施
书面 资料 附件
一、技术交底范围及设计情况
1、技术交底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普安县城至县城东区旅游快速通道工程,30m预制T梁张拉施工。
2、设计情况:普安县城至县城东区旅游快速通道工程起讫里程为K0+000~K10+936.804,共计9座大桥,T梁600榀。
二、施工工艺流程
原材料检查——钢绞线下料及安装——穿束——张拉——压浆——封端。
1.原材料检查
钢绞线进场按照规范要进行两项检测。第一要进行外观检查,第二要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此项工作由项目部试验室外委试验,每批钢绞线进场后及时联系试验室进行取样工作)。
外观检查:现场技术员或施工负责人应严格检查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是否符合要求,标签牌有无及是否为指定厂家生产,另外还需检查钢绞线有无锈蚀或油污,否则不予验收。
钢绞线盘进场后应堆放在枕木或砖跺上,保证离地高度不小于50cm,且上面盖上彩色塑料布或其他防雨设施,以防止雨水浸透外包装层而导致钢绞线锈蚀。
2.钢绞线下料及安装
钢绞线按设计图要求下料,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千斤顶需要的长度、弹性回缩值、锚具厚度及外露长度等因素。下料采用砂轮锯切割,在切口处两端20mm范围内用细铁丝绑扎牢固,以防止头部松散。禁止用电、气焊切割,以防热损伤。钢绞线应梳整分根、编束,每隔1.5m左右绑扎铁丝,使绑扎成束顺直不扭转。编束后的钢绞线应顺直按编号分类存放。
3.穿束
穿束前用压力水冲洗孔道内杂物,观测孔道有无串孔现象,再用空压机吹干孔道内水分。孔口锚下垫板不垂直度大于1度时,应用垫板垫平。预应力束的搬运,应无损坏、无污染、无锈蚀。穿束用人工进行,如若困难采用卷扬机牵引,后端用人工协助。
钢绞线穿束采用1个孔道内的钢绞线绑扎成1个整体一次性穿束。穿束前先将钢绞线端部用黑胶布包裹,防止钢绞线散开不易穿通,严禁使用电焊将头部焊在一起进行穿束,同时每根钢绞线2端均应进行编号,保证张拉时钢绞线穿过锚具均处于同一孔位上。钢绞线穿进困难时不能硬顶,以防波纹管被顶破。而应将钢绞线往复轻抽、推、转,保证钢绞线顺利穿过。
钢绞线穿束完毕应采用胶带或其它材料对伸出梁体以外的钢绞线进行包裹,防止钢绞线外露引起锈蚀。
4.张拉
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模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方可张拉。两端对称分批按要求张拉钢束:50%N2→100%N3→100%N2→100N1。
预应力束采用两端对称分批张拉,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0.10σcon→σcon持荷2min锚固,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pk=1395Mpa。
预应力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要求计算伸长量与实测伸长量之间的误差为±6%以内。超过时应停止张拉、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张拉时,要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张拉完毕应对锚具及时作临时防护处理。
5.压浆
预应力束全部张拉完毕后,应有检查人员检查张拉记录,压浆工作应尽快进行,一般不得超过48小时,经过批准后方可切割锚具外的钢绞线并进行压浆准备工作,压浆从下层孔道向上层孔道进行。
压浆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场日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水灰比不大于0.4,拌合3h后泌水率不超过2%,水泥浆中掺用的外加剂,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不得掺入铝粉等锈蚀预应力钢材的膨胀剂。为保证压浆质量,宜采用真空压浆技术,启动真空泵抽真空时,真空度达到-0.08~-0.1Mpa之间并保持稳定。启动灌注泵压浆时,真空泵保持-0.08~-0.1Mpa连续工作,完成抽真空工作时,要及时排空泵内余水,并注意确保水泥浆不得进入真空泵内。
水泥浆的拌制采用连续方法生产,每次自调至压入孔道的时间不超过20~45min。压浆设备采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能力以0.7MPa恒压作业。
6.封端
孔道压浆后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清除垫板、锚具及梁端混凝土的污垢,并将梁端凿毛处理,用薄平砂轮机切割多余的钢绞线,结构连续处不封锚,用净浆包封,对有伸缩缝的一端按设计要求立模施工封端,封端混凝土强度与梁体设计强度相同。
质量检验及控制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