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201.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 页 共 9 页
第 2 页 共 9 页
第 3 页 共 9 页
第 4 页 共 9 页
第 5 页 共 9 页
第 6 页 共 9 页
第 7 页 共 9 页
高中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 01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 小题, 每小题2 分,共50 分)
1-5 ABDCA 6-10 AACCB 11-15 ACCAA 16-20 BCCDC 21-25 BBDA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 小题,共50 分)
26. (12 分)
(1)主要思想: 民为邦本; 因民利而利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2 分)
理想政治: 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2 分)
思想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2 分)
(2 )主要思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2 分)
第 8 页 共 9 页
(3 )本质区别, 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 最终形成 “主权
在民” 的认识。(2 分)
历史必然性: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 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
思和探索。(2 分)
27. (8 分)
(1) 为人谦和,不失原则。(2 分)
(2 )同:认为科学地位重要异: 陈独秀认为科学万能,科学可以取代哲学;蔡元培否定科学万能,认为科学与哲学
不能相互代替,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6 分)
28. (10 分)
(1) 融合: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 佛教与儒家融合。 (2 分) 原因: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
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 佛教与儒家融合是纯粹的民间文化运动。 (2 分) 结果: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
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 佛教与儒家的融合形成了理学。 (2 分)
(2 ) 原因:世界大战的打击;经济危机的冲击。(2 分)理由: 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
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 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 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 变
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2 分)
29. (10 分)
(1) 态度: 怀疑神灵。(1 分) 社会根源: 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1 分)
(2 ) 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1 分) 思想因素: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1 分)
(3 )主要思想主张: 宗教上: 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1 分)
政治上: 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说。(2 分) 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
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3 分)
30. (10 分)
(1) “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包括: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敌对势力强大, 对共和的
破坏;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同盟会内部涣散、意见分歧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 分)
“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是指长期受封建专制统治的民众的民主意识尚
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