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锂离子电池负极硅石墨碳材料的改性及应用分析.pdf

发布:2017-07-18约10.24万字共7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lassified Index: TM912.9 U.D.C: 621.3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ILICON/GRAPHITE/CARBON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Candidate : Li Weiwei Supervisor : Prof. Yin Gepi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 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ffiliation :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te of Defence : June, 2013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要 摘 要 硅材料由于天然的高容量优势,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时能够有效的 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能够很好的适应当今市场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的需求。但是严重的体积效应,使得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过快,所以硅材 料很难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了能够有效的限制硅材料的体积效应,本文从硅碳 复合材料的改性以及极板制备工艺入手,同时优化了全电池化成工艺,以推进硅 材料的实际应用进程。 通过研究不同种类石墨对硅/石墨/碳材料性能的影响得到 Cl-A 人造石墨制备 的硅/石墨/碳复合材料,首次脱锂容量能达到 1003 mAh/g ,50 次循环容量保持率 为 82.6%;研究硅源粒径对硅/石墨/碳材料性能的影响得到粒径小于 1 μm 的微米 级硅源制备的硅/石墨/碳复合材料,首次脱锂容量为799 mAh/g ,50 次循环容量保 持率为85.7%;另外沥青二次包覆发现,分批次包覆沥青热解碳,能够有效的提高 硅/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对硅/石墨/碳复合材料极板制备工艺研究发现,极片在200 ℃下热处理6 h , 首次脱锂容量为998 mAh/g ,160 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70.6% ;添加碳酸氢铵对极 片造孔,能够为硅嵌锂膨胀预留膨胀空间,其中碳酸氢铵添加量为2%时首次效率 为87.8%,首次脱锂容量为959 mAh/g ,40 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5.3%,碳酸氢铵 添加量为5%时,首次效率86.2%,首次脱锂容量为907 mAh/g ,40 次循环容量保 持率为 82.9%。同时发现限制容量充放电,能够缓解体积效应,控制材料在 740 mAh/g 容量下充放电,电池97 次循环容量不衰减。 通过设计化成制度发现,考虑负极硅/石墨/碳材料SEI 膜形成过程的化成方式, 能够使硅/石墨/碳复合材料—钴酸锂全电池有更高的容量保持率,对考虑SEI 膜形 成过程的化成方式进行优化,发现当小电流截止电位为由2.5 V 增加到3.8 V 时电 池35 次循环容量保持率由85.5%提高到88%。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碳复合材料;极片造孔;化成 I Abstract Abstract Due to natural advantages of silicons high capacity,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e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